企业家如何运用法律做好关键抉择?
主讲:常亮 老师
【课程背景】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传统企业经营模式遭到挑战,外部市场环境不佳,企业陷入成本上升与收入下降的矛盾之中。企业在面对经济压力急需寻求发展时,可能遇到这样的两难问题:与另一家企业达成合作意见后,在合作协议中发现诸多针对自己过于苛刻的条款,这时该选择放弃机会还是继续合作?经济压力与法律风险并行时,怎样既确保平稳发展又最大限度保障权利?本次课程正是帮助企业为这样的两难问题提供解决思路。目前,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在经济形势并不稳定的情况下,创业者和企业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控制法律风险,把控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才能够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地从承载初心的“小船”成长为担当使命的“巨轮”。
本课程大纲及课程内容的思考及写作,来自常亮老师二十余年法律生涯的真实经验与研究。常亮老师从法学领域的逐步深入探索的研究者,到各级法院业务精湛的法官,再到知名企业的法务工作把关人,现作为为致力于为企业客户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的律所主任,在本次课程中结合自身多行业的法律研究和工作经验,采用商界旧案新读模式,将法律中与企业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分享给创业者,助力创业者在企业控制权、日常经营、用工风险、知识产权保护、刑事合规管理等多方面切实地防控法律风险,帮助创业者进阶成为企业家,实现企业跨越性发展,最大程度维护企业利益。
【课程收获/课程目标】
- 
		明确为实现企业控制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层面的安排方式。 
- 
		懂得如何控制企业核心经营资源。 
- 
		明确企业日常经营中可能遇到的关键法律风险及原因。 
- 
		掌握企业审查合同时应当关注的要点。 
- 
		提示企业在制定员工手册应当注意的问题。 
- 
		学习企业运营中应当规避何种风险。 
- 
		懂得商标权对企业发展起到的作用。 
- 
		掌握保护知识产权的方式,学会预先防范知识产权侵权。 
- 
		了解到刑事合规在公司遇到刑事风险中的重要作用。 
- 
		学习如何构建企业合规体系,制定并高效执行合规管理制度。 
【课时计划】1天,6-7小时
【讲授方法/课程特点】
通过逻辑清晰、思维严谨的多媒体教学,精选多件真实发生的、大众熟知的经典案例进行解析,吸取案例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提炼出企业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并给出针对性强的风险防范法律方案。
结合常亮老师前法官、前公司法总、律所主任的丰富工作经验,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现场与学员进行知识互动和实操解答。
希望学员们能够一起享受不枯燥、不乏味、不呆板的特色法律课程
【课程对象】
企业实际控制人、实际出资人、股东、合伙人,董事长、总经理、总裁、副总裁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创业及拟创业人员
【课程大纲】
前言:企业的创立、发展、转型中存在着诸多法律风险,如何防范法律风险是当前每个创业者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必修课。实践中,很多创业者和企业管理人员专注于经营活动,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知识不足,导致经营出现漏洞,引发诉讼纠纷,影响了企业正常发展。本次课程还原现实商业环境中一个个实际发生的经典案例,揭秘隐藏在案例背后的关于企业在控制权、日常经营、用工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刑事合规管理等方面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结合《民法典》、《公司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著作权法》、《商标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对企业如何规范管理经营、避免纠纷、妥善解决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以期通过这些提示和建议,能够对创业者和企业管理人员提前防范法律风险、依法保障自身合法利益有所帮助,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一、创始人如何牢牢把握企业控制权?
1、史案新读:三个公司的股权故事,三种不同命运
- 
		公司创始人55平分股权,激化内部矛盾,一方锒铛入狱。 
案例:真功夫家族股权之争
- 
		公司创始人55股权改制为82股权,绝对控制权助力公司上市。 
案例:从海底捞股权结构变迁史,看张勇股权“控股史”
- 
		私募基金入局,公司股权合理调整及董事会席位控制权至关重要。 
案例:如何看待国美公司会起诉股东黄光裕?
2、丧失公司控制权的可怕后果
- 
		反客为主,被架空。 
- 
		自己的意志得不到伸张,退股难。 
- 
		股权贬值,为他人作嫁衣,白忙一场。 
- 
		被诋毁、被追赔,甚至身陷囫囵。 
3、公司控制权有效实现的方案有哪些?
(1)股东会层面的控制
- 
		股东身份/代持 
- 
		股权比例/一致行动协议 
- 
		表决权、分红权的一致与分离 
- 
		其他特殊安排 
(2)董事会层面的控制
- 
		董事的人数/席位 
- 
		董事的提名权 
- 
		一票否决权 
(3)核心经营资源的控制
- 
		公司的上下游资源 
- 
		公司的客户资源 
- 
		公司的知识产权 
二、企业日常经营如何有效避坑,让收入落袋为安
1、企业对外经营中可能踩的坑
- 
		关键信息全靠面谈,合同不看直接签 
- 
		合同条款触及法律红线 
- 
		民间融资与非法集资一线之隔,稍有不慎即越线 
2、风险砸落有迹可循
- 
		拿到合同一头雾水,不知道风险藏身何处 
- 
		信任错付,忽视提前尽职调查 
案例:“腾讯”合同纠纷、“老干妈”合同纠纷
- 
		与大公司合作机会可贵,愿堵上一切风险 
3、企业经营避坑指南
(1)合同四问:以透视的眼光审查每一份合同
- 
		对方主体、资质材料是否审阅备案,是否真实、合法? 
- 
		细读合同全文,双方权利义务是否明晰,是否有模棱两可式条款,对方能否借此排除自身责任?是否存在无效条款? 
案例:爱奇艺超前点播案
- 
		违约责任是否明确,将来如果出现纠纷,这份合同能否成为压倒性证据? 
- 
		合同中是否存在可能触碰法律红线的条款? 
(2)这种合同千万不要签!
- 
		风险敞口:“全部责任由乙方承担” 
- 
		违约责任难以承受,甚至要堵上全部身家 
- 
		合同极简,理解全靠推断 
- 
		合同暗藏其他目的 
(3)提前平衡违约责任,一切尽在掌控
- 
		风险可预期:一旦违约,责任承担要在自己的预期范围内 
- 
		勿将责任全部推给对方:在自己违约可能性不大的条款下提高自己的违约责任 
- 
		权利不落空:对方违约,救济有路可走 
(4)有效融资,与非法集资划清界限
- 
		借款对象严格把控:内部集资、员工持股 
- 
		借款用途提前讲清:以书面形式说明借款用途 
- 
		借款合理使用:资金到手不乱用,钱尽其用避风险 
三、如何防范企业用工风险?
1、员工手册在企业用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 
		《员工手册》在企业人资管理中的角色与作用。 
- 
		企业与员工纠纷中,企业因《员工手册》败诉案例分析。 
- 
		掌握制定《员工手册》五大准则,规避调岗、降薪、辞退等用工管理风险。 
- 
		如何利用《员工手册》管理、激励高管? 
2、企业高管劳动用工法律风险管控指南
- 
		如何把高管法律风险扼杀在招聘录用和入职管理的摇篮中? 
(背景调查、竞业禁止、工作经历及资质真实性、股东兼任高管是否具有劳动关系)
案例:“涉公司高管劳动争议十大典型案例”之股东兼任高管劳动关系认定案
- 
		高管有风险、履职须规范! 
(忠实勤勉义务、滥用职权、竞业限制、商业贿赂)
- 
		高管:职场高管「被离职」,该如何维权? 
(1)做好离职审计和离职交接;
(2)保留好履职记录;
(3)遵守竞业限制;
(4)可请求恢复劳动关系或支付违法解雇赔偿金;
案例:“腾讯”天价竞业限制赔偿案、“小米”副总裁赔偿案。
- 
		企业:高管离职法律风险防范及应对 
(1)健全离职审计制度,注重收集履职失职证据;
(2)建立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做好企业重要财物的提前掌控;
(3)通过解雇方案做好离职后义务的有效约束;
(4)降低恢复劳动关系的风险,规避高管借“恢复劳动关系”之名索要高额补偿;
案例: “上海家化”与王茁恢复劳动关系案
四、如何保护企业知识产权?
1、著作权保护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重头戏”
- 
		作品著作权属于企业or员工? 
案例:“葫芦兄弟”著作权纠纷案
- 
		新兴技术型企业可索要数据著作权侵权赔偿 
2、“新时代”保护商标权对企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 
		申请大“IP”商标存在隐患 
- 
		“正当使用”边界把握不清易发侵权 
- 
		“山寨”行为给商誉造成的负面影响 
案例:真假“鲍师傅”商标权纠纷案
3、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助力企业发展新高度
- 
		“职务归属协议”防患于未然 
- 
		著作权侵权人未获利≠不用赔偿 
- 
		申请商标时避免侵犯他人在先权利 
- 
		多类别商标注册模式,未雨绸缪 
案例:老干妈商标多类别商标注册模式
- 
		“惩罚性赔偿”条款下最大程度挽回经济损失 
- 
		救济权利时应重视“恢复商誉” 
案例:“鸿茅药酒事件” 
五、如何做好企业刑事合规管理?
1、刑事视角下的企业合规
- 
		企业对外经营的刑事法律合规 
- 
		企业对内治理的刑事法律合规 
2、 刑事合规在公司运营中的保障作用
- 
		企业一旦符合犯罪构成要件,则可以用合规来作出无罪抗辩,即合规无罪抗辩 
案例:《雀巢公司侵犯公民信息案》
- 
		刑事诉讼法针对企业的特别程序,也就是合规暂缓起诉或者不起诉程序 
案例:《深圳某生产企业虚开增值税发票案》
3、看实例,教你搭建合规体系
案例:某信息网络公司刑事合规专项案例解析
- 
		明确企业合规目标 
- 
		明确合规对象,制订合规工作方案 
- 
		搭建合规机构,制定并执行合规管理制度 
- 
		以合规讲座、合规培训塑造员工合规意识,推进企业合规文化建设 
- 
		制订企业合规操作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