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宏观环境分析是信贷业务的起步,是银行明确战略方向、制定信贷政策和工作重点的基础,同时也是授信审批的内功。
宏观环境分析包括了宏观经济指标解读、经济周期、国家战略、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区域环境评价、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等多种内容。这些内容也常见于各研究机构或各路媒体发布的报告或分析文章,但经济学家或专家们的意见总是难以统一,争论不休。客户经理在阅读这些报告时,往往容易被误导。
本课程主讲的陈开宇老师出生经济学世家,理论功底扎实,长期在某四大国有银行从事信贷审批和风险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宏观经济分析经验;
课程收益:
本课程有以下三个教学目的:
1.从综合视角把宏观环境分析常用的经济理论梳理一遍,教会客户经理读懂宏观经济报告中的核心指标,并理解其中的经济逻辑,分辨诸多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数据的不同看法。
2.可以理解或推测政府已采取或将采取的各项财政和货币政策;
3.根据政府将采取的财政或货币政策,分析和推测自己关注的区域或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前景。
授课方式:讲授、研讨互动、案例讲解
授课对象:银行行长、专职贷款审批人、客户经理、风险经理等。
课程大纲:
一、为什么要进行宏观经济分析
1.金融从业人员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
2.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步骤
3.本课程的目的
二、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指标介绍
1.GDP
1)基本概念
2)GDP背后的经济理论冲突
3)GDP的局限性及再解释
4)GDP计算方法
5)GDP相关的宏观经济指标
6)中国的GDP统计发展历史
7)国家统计局发布GDP数据的内容
8)中国历年GDP增速及趋势分析
9)GDP分析常见套路
10)GDP结构分析案例
11)GDP的行业+区域分析案例
12)GDP要点总结
2.CPI与PPI
1)通货膨胀及CPI的概念
2)CPI背后的经济理论冲突
3)中国的CPI统计及发布
4)中国历年CPI案例
5)PPI的基本概念
6)CPI+PPI的经济概念
7)CPI+PPI的组合分析
3.失业率
1)失业率的概念
2)失业率的经济含义
3)失业率包含的经济理论冲突;
4)中国的失业率统计发展历史
5)失业率与经济周期分析案例
4.国际收支
1)国际收支的概念
2)国际收支的计算
3)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理论点评
4)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
5)国际收支失衡可采取的政策评价
5.货币供应量
1)M2的定义
2)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方式
3)货币供应量相关经济理论
4)中国调控货币供应量现状
5)中国M2数据渠道
6.其他常用宏观经济指标
1)汇率和利率
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3)波罗的海指数
7.综合分析:
1)如何评价中国目前的主要经济指标?
2)如何评判近期出现的剪刀差?
三、结合经济周期变动进行宏观经济分析
1.经济周期基本概念
2.经济周期种类
3.经济周期理论
4.经济周期及行业
5.重点讨论:中国处于经济周期哪个阶段?中国经济同时存在哪几个经济周期?
四、国际经济政治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1.经济政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逻辑;
2.国际重大事件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五、国家发展战略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关于国家发展模式的故事
2.中国发展战略上的几个转变
3.如何看待中国十四五期间的重点任务
4.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回顾
5.中国货币政策调整的历史回顾
六、宏观经济分析在区域分析中的运用
区域环境分析无非观察三个问题:
一是区域的经济发展是否有资源基础;
二是区域的经济发展是否有环境支持;
三是区域有无有潜力的产业布局。
1.区域环境的基础分析
2.区域产业布局的基础分析
3.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评价
1)区域主导产业的识别与特点分析
2)区域产业的演变历史
3)区域产业集群的优势分析
讨论或案例:著名的产业集群是如何形成的。
4.案例展示:银行信贷在不同区域的效率效益分析;
七、宏观分析在行业分析中的运用
1.寻找行业的主要特征
2.如何分析行业发展现状
3.如何分析行业发展前景
4.如何分析行业竞争结构
5.案例展示:银行信贷在不同行业的效率效益分析。
总结 如何阅读宏观经济分析文章
1.扎实且灵活的基础知识
2.多角度分析问题的习惯
3.从更高的格局看待问题
4.不要盲从各路经济学家
[本大纲版权归老师所有,仅供合作伙伴与本机构业务合作使用,未经书面授权及同意,任何机构及个人不得向第三方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