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新解—富贵险中求》
【课程背景】
被断章取义的"富贵险中求"。"富贵险中求"常被解读为:要在高风险中,牟取利益或富贵,不怕风险,甚至明知险而为,表达一种不理智的,激进主义的冒险思想和行为。实际上这是对这个词断章取义了。
这句话出自《增广贤文》。这是一本从人性出发对人进行训蒙,且导人向善的书。原文是:欲从心头起,贪向胆边生。富贵险中求,也在险中丢,求时十之一。大丈夫行事,当摒弃侥幸之念,必取百炼成钢,厚积分秒之功,始得一鸣惊人。从整段来理解,是说在风险中,不但无法寻求到富贵,而且还很容易让人深陷其中,耗尽积累,得不偿失。
我今天讲的富贵险中求,正好是和上面写的为谋求高收益不顾风险相反的一面。是从当前整个经济市场,投资渠道,财富配置等方面反向讲保险在风险管控中起到的作用,通过保障人身和财富的功能方面让更多的人了解保险带来的安全性。
【课程收益】
关键词:富贵险种求,这个险是冒着风险,我谈到的险是保险的险,正好是帮助客户守住富贵的一种金融工具。理解了这两个不同的“险”带来的不同结果,就能和客户内涵对话了。
【课程特色】
体会古人的智慧,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不是断章取义的理解反误人误己。
【课程对象】
面向银行一线分管领导和理财经理。
【课程时长】
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以古论今,以诗为鉴
1、被断章取义的“富贵险中求”
欲从心头起,贪向胆边生。
富贵险中求,也从险中丢。
求时十之一,丢时十之九。——此文来自《增广贤文》
第一层意思,起心动念只要欲望失控,就会产生贪念。
第二层意思,贪念在欲望的驱使下,不顾风险火中取栗。
最终下场:冒险贪高利、血本均无归、可怜陷其中,到头一场空。
用在当下这首诗依然在提醒世人,始终不要贪,不贪为宝。
今天,讲的如何用保险做财富管理,用保险的险抗风险的险。
二、《贫穷的本质》——东西方文化的呼应
1. 有人不信“增广贤文”的警示(倾向西方文化的人)
2. 再看看2019年诺贝儿经济学获奖作品
1.)贫穷的实质是,把手伸向了自己把控不住的领域,在自己有一定的资本时,进行毫无胜算的投资,还要自我安慰——富贵险中求。
2.)执着,本是成功者的特征之一,但是用在穷人身上却严重变形了,变成了死板执着,就成了固执。
不接受正确意见,不知变通,相信错误的事情,称之为固执。
不接受正确意见,不知变通,相信错误的事情,称之为固执。
总结:控制不了自身欲望和固执的人,本质上讲都是穷人。
三、贪婪是你烦恼的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