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疫情全面放开,经济运行正在全面走向正轨。然而面对中国经济的内外形势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日前召开“两会”,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市场主体遭遇困难的大背景下,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本讲座关注各行业及企业发展,结合二十大精神及“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面解读最新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从经济发展、产业转型、政府政策,以及内外部市场环境等多个视角,明确近期国内外经济格局转变趋势,为各行业、企业、部门认清形势寻求发展,以及应对后疫情时代内外部环境风险提供参考。基于现代经济学理论及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结合现实热点问题及社会需求,分析未来各行各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以国际化的视角、独特的观点,以及深入浅出的讲解,解析当下,展望未来。
课程收益:
讲座在分析解读各类宏观经济数据指标基础上,从政府、产业、行业、企业不同层面,深度探讨二十大及两会为代表的政府政策逻辑及政策导向,针对最新经济形势、发展目标、政策布局、资本市场等核心问题,深入具体的分析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精准有效地为不同经济主体,分析形势、合理决策提供专业化指导和帮助。
课程大纲:
一、改革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内容简介: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许多市场主体十分困难。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定信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加快落实二十大和两会确定的政策,并加大实施力度,稳住经济基本盘,总结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和未来产业调整的方向,寻求新的机遇和增长点。
1.经济基本面、经济结构与中国式现代化
2.从碳排放看与中国能源转型
3.“386199”乡村振兴的政策布局
4.12万亿起的“新基建”与产业布局
5.中国的贫富差距与“共同富裕”
案例分享:中国是不是发达国家?
二、政策新阶段:制度优势、政策优势和中国智慧
内容简介:两会的召开,坚定了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全面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今后面对更加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需要进一步发挥中国的制度优势、政策优势,结合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政策布局,深入理解政策导向,让中国智慧成为经济各部门“四两拨千斤”的法宝。
1.后疫情时代的“三重压力”
2.股市、楼市与资产逻辑转变
3.“56789”与民营经济发展
4.“专精特新”与创新驱动
5.产业、行业发展新领域与新趋势
案例分享:房地产税何时开征?
三、对外新形势:“一带一路”与高水平对外开放
内容简介:当下的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四面楚歌”,中美贸易战、中欧经贸关系也日趋紧张,“中国威胁论” 、“去中国化”的思潮像新冠疫情一样在全球蔓延。俄乌战争更加剧了国际政局的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国内大循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全球化政策调整究竟因为什么,对于中国今后对外开放的形势与格局又意味着什么?
1.中国经济数据的国际比较
2.未来全球化发展趋势
3.“一带一路”下的高水平对外开放
4.金融国际化与国际金融
5.“双向开放”与企业的出路与对策
案例分享:我们何时解放台湾?
四、区域新格局:新时代、新征程的企业奋斗目标
内容简介:两会及党的二十大报告均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产业发展要以国资国企改革为动力,以世界一流企业的评价标准为先导,以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指标为目标,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为保障,在新征程上推进产业全面调整,以及企业做大做强的奋斗目标。
1.新型城镇与县域经济发展指标
2.区域经济发展比较
3.“极化经济”下区域产业新格局
4.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布局
5.国内大分工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案例分享:世界一流企业排行榜
五、金融新趋势: 金融科技、监管科技与金融稳定
内容简介:中国经济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同时,两会的金融机构调整,明确了金融监管将继续坚持“稳中有进”的总基调。一方面,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弥补制度短板,关注不良资产处置、高风险机构、重大风险事件等重点领域,强化对互联网平台的金融业务监管。另一方面,深化金融改革,完善现代央行体系,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银行业市场活力,重视公司治理;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1.金融风险:金融业的“三超前”
2.金融数据及中长期金融政策预期
3.中央金融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
4.政策金融与金融数字化转型
5.中国特色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案例分享:人民币汇率涨跌的背后
[本大纲版权归老师所有,仅供合作伙伴与本机构业务合作使用,未经书面授权及同意,任何机构及个人不得向第三方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