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训师能力拓展系列培训方案
随着内训师队伍建设的进一步推进,00后员工开始陆续走上岗位,视频微课开始普及应用,在后疫情时代,全面提升内训师能力的工作愈发迫切。但是,内训师在工作过程中,还有大量问题难以突破:
n 在开发课程时,缺乏课程目标,思路难以厘清,大而全、泛而空设定课程,重点难点不懂把握,课程结构并不科学,授课方式匹配失当。
n 在设计课件时,主题不够突出,色彩运用杂乱,风格与主题背离,难以找到合适的图片,制作时间太长而效果并不理想。
n 在现场授课时,内训师授课现场死气沉沉,难以抓住学员注意力,语言表达逻辑性不强,互动效果难以提高,课程准备无从下手。
n 在制作微课时,不会应用手机和电脑软件制作微课,照搬线下课程内容和结构,视觉呈现效果不理想,课程不吸引学员关注,页面点击率低,课程效果不理想。
为解决以上问题,特制定本培训方案
【课程目标】
n 课程开发
学员具备独立开发2小时以上标准课程的能力,所开发的课程目标清晰、结构科学、重点突出、实用性强。
n 课件设计
学员设计课件主题突出、构图美观、信息适量、色彩协调、风格与主题要求吻合,提升制作效果,减少制作时长。
n 授课技巧
学员在授课时,能够快速吸引学员注意力,授课逻辑层次清晰,表达流畅、自然,手势、眼神到位,课堂互动充分,在教学方面不出现重大偏差。
n 微课制作
学员可以独立完成录屏、实拍、动画等三种类型的微课视频课程制作,课程结构科学,画面构图符合美学要求,标题、内容吸引学员,微课视频点击率明显提升。
【课程特色】
n轻理论 重实操
本课程针对企业有一定授课经历的内训师而设计,全程采用国家版权课程授课,弱化对其学术、理论要求,重点提高内训师课程开发、授课技巧、课件设计和微课制作的技能。
n强练习 保成长
强调练习、纠偏,强化实操技能,开展情境化实操练习,运用团队协同成长机制,确保每个学员肉眼可见的成长、成熟。
n实内容 立可用
所有课程开发、课件设计、授课技巧、微课制作的练习完全以企业需求为依托,学员在练习中即可产生可用于内部培训的课程内容。
课程结束后,企业将拥有一大批高度贴合需要实际需求的线上、线下课程,将极大充实企业的课程库。
【学员对象】
1.一年以上实操经验的企业内训师。
2.有过PTT初级班、两天班中级班、TTT培训、人社部企业培训师培训学习经历的老师。
【人数要求】
12-18人较理想,<24人效果可控,>28人效果影响明显。
培训过程中,不建议随意更换或增加学员。课程进行1.5小时后,新到学员收获将大打折扣。
【场地要求】
标准培训桌椅,教室长10米以上,宽9米以上。场地墙壁需要能张贴纸张。
【课程成果】
n 线下课程
每位学员至少开发出3套线下课程,课程主题均来源于学员工作实际,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
n 线上课程
每位学员至少开发出2套线上视频课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课程主题小而精,可用于慕课平台、线下培训。
【课程周期】
课程共分4阶,每阶间隔3-6周。
n 第一阶:授课技巧 5天4夜
强化授课技能,学会将合适的授课技能匹配相应的课程内容,形成课程开发初步思路。
n 第二阶:课程开发 4天3夜
巩固第一阶授课技能练习成果。
学会标准化课程开发,形成一批高度贴合企业需求的课程,形成课件雏形。
n 第三阶:课件设计 3天2夜
巩固第二阶授课技能练习成果。
学习课件设计各项技能。
优化已开发课程的课件,完善已开发课程的教师手册、学员手册、物料清单等教学文件。
n 第四阶:微课制作 4天3夜
学习微课制作的特点,学会用电脑软件、手机APP制作出录屏、实拍、动画等三种不同类型的视频微课。
第一阶 授课技巧
本阶课程运用国家版权课程《PTT国际专业讲师培训》体系。该体系已影响了数十万名中国企业内训师,帮助数以万计的商业讲师走上讲台,开发出属于自己的课程。
本体系将主导个项目的各阶展开,是学习课程开发、课件设计和微课制作的先导课。
学员只有先懂得有哪些授课技巧,并能够熟练使用相应技巧,才能够在课程开发时,精准匹配相当技巧。
【课程安排】
第一天上午
一、PTT课程目的及核心宗旨
本纲目的:帮助培训师认识培训与课程的价值、关系、标准。
1. 任何课程都要事先设定课程目的
2. 任何课程都要事先设定课程宗旨
3. PTT课程目的及宗旨
二、抓住学员注意力的要诀
本纲目的:帮助培训师抓住学员注意力,没有注意力就没有课程价值。
1. 没有感性就没有注意力
2. 只有注意力才能让内容有意义
3. 感性授课技巧汇总
4. 感性技巧在课程中的数量及标准
三、培训师常见风格与优劣分析
本纲目的:帮助培训师了解自己适合的课程风格。
1. 产品知识、业务知识课程适合风格设计
2. 销售课程、生产课程、技能课程适合的风格设计
3. 激励课程、团队课程、素质课程、员工责任课程适合的风格设计
4. 管理课程、综合课程、高端课程适合的风格设计
四、让学员学到知识的技术
本纲目的:让培训师掌握理性表达方式,让课程理性内容产生教育价值。
1. 理性课程内容在课程中的重要性
2. 课程内容的三大理性系统
3. 理性内容在课程中的使用时长及频次
第一天下午
五、第一次授课实战训练
本纲目的:确认培训师基本功,结合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训练。
1.培训师逐个训练
2.对每人讲课进行录像点评
3.导师逐个书面优点缺点点评
4.第一次训练总结
六、解决紧张情绪的的技巧
本纲目的:帮助学员掌握缓解紧张的方法。
1. 培训师紧张来源分析
2. 培训师紧张的行为处理技巧
3. 培训师紧张的心态处理技巧
4. 提升10倍课程知识量
5. 培训师紧张处理技巧研讨会
七、保证课程质量的方法
本纲目的:帮助培训师用互动确保课程氛围与课程质量。
1. 互动保证课堂氛围
2. 互动检验课程质量
3. 课程中互动使用数量及标准
4. 培训师一生三件事
5. 培训师风格匹配
第一天晚上
八、让肢体语言更舒展的练习
本纲目的:帮助学员拥有规范的培训师讲台形象。
1. 肢体语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2. 手部肢体语言训练
3. 步法肢体语言训练
4. 形体肢体语言训练
5. 眼神、微笑、表情训练
6. 手、眼、身、法、步结合讲课训练
九、有效课前准备的方法和工具
本纲目的:帮助学员让课程更有针对性、更有效。
1. 有效课程准备对课程质量的保证
2. 培训师有效准备研讨会
3. 培训师有效准备的标准的原则
4. 不同课程特性需要的不同准备标准
5. 有效准备宣言
第二天上午
十、科学的课程设计方案
1. 课程内容知识设计
2. 培训师课程互动设计
3. 培训师课程快乐元素设计
4. 培训师课程案例设计
5. 培训师课程训练设计
6. 培训师教育质量价值设计
十一、培训师快速带领学员进入学习角色
本纲目的:帮助培训师跟随老师思路学习。
1. 学生对课程充满期待和良好第一印象对授课质量的价值
2. 有效抢占学生对课程期待和良好第一印象技巧训练
3. 培训师有效开场带领学生重视课程学习
4. 培训师开场技巧研讨会
5. 培训师课程过程全程激发学生重视内容研讨会
6. 有效让学生全程重视课程的方法
第二天下午
十二、第二次授课实战训练
1.培训师授课实战训练 :每人5分钟
2.所有培训师为每位参训者写书面点评
3.导师逐个书面优点缺点点评(导师对每位培训师约200字书面点评)
4.本班学员及导师对每位培训师口头点评
5.第二次训练总结
训练要求及目的:结合培训师以后需要讲的课程内容,使用第一天学习的授课技巧配合讲课,以达到将学习的授课技巧,有效与企业实际授课内容结合授课的效果。
第二天晚上
十三、全方位大型互动技能训练
本纲目的:一举改善培训师授课氛围。
1. 五个互动级别
2. 互动技巧训练
3. 互动技巧研讨会
4. 互动技巧的使用时长及频次
第三天上午
十四、让学员长时间保持学习兴趣的方法
本纲目的:帮助学员掌握活跃授课氛围的技巧,让培训对象喜欢每场学习。
1. 快乐学习对企业培训的重要性
2. 提升学习兴趣的常用方法
3. 常用快速提升快乐氛围技巧训练
4. 提升学习兴趣、爱好技巧的使用时长及频次
十五、培训师理性语言训练
本纲目的:让培训师将要说的说清楚、说目标、让学生听清楚、听懂。
1. 理性语言在课程中的价值和意义
2. 顺式理性语言训练——提升培训师语言文采
3. 序列理性语言训练——提升培训师理论语言逻辑
4. 程式理性语言训练——提升培训师操作语言质量
5. 等式理性语言训练——提升培训师让学生对内容更加清晰
6. 定义理性语言训练——让学生对培训师授课内容的信任
7. 五种理性语言结合授课训练
十六、培训师感性语言训练
本纲目的:提升培训师语言感染力。
1. 感性语言的重要性
2. 重音节奏语言训练
3. 柔情感性语言训练
4. 热情感性语言训练
5. 画面感性语言训练
6. 五种感性语言文章结合训练
第三天下午及晚上
十七、第三次授课实战训练
1. 培训师每人5分钟讲课训练,加2分钟优缺点点评
2. 结合前面两天所有学习的授课技巧与老师未来要讲的课程内容相结合训练
3. 导师逐个书面优点缺点点评(导师对每位培训师约200字书面点评)
4. 本班学员及导师对每位培训师口头点评
5. 第三次训练总结
每人开发一套微课程,能用于以后企业实际讲课
训练要求及目的:结合培训师以后需要讲的课程内容,使用第一、第二天学习的授课技巧配合讲课,以达到将学习的授课技巧,有效与企业实际授课内容结合授课的效果。
第四天上午
十八、幻灯片设计与制作
1. 幻灯片横向布局标准及训练
2. 幻灯片纵向布局标准及训练
3. 规定幻灯片与内容幻灯片的标准及训练
4. 幻灯片的颜色标准及规范
5. 幻灯片的字体标准及规范
6. 幻灯片的插图与图片应用技巧训练
7. 幻灯片的多媒体应用及训练
8. 微课程幻灯片制作标准及训练
第四天下午及晚上
十九、第四次授课实战训练
1. 课前作业布置
2. 封闭式课程作业准备
3. 准备中的小组合作与导师辅导
4. 培训师逐个登台进行微课程授课训练
5. 学生相互进行优、缺点点评
6. 导师对每位学员进行口头和书面点评
第五天全天
二十、全员通关考核
1. 培训师逐个登台授课
2. 评委对每位学员进行评价
二十一、课程总结、颁奖
本纲目的:评选出本次培训的优秀学员、优秀团队,颁奖,合影留念。
1. 总结回顾课程
2. 评选优秀学员
3. 颁发奖杯、奖状、奖品
4. 合影留念
第二阶 课程开发
本阶运用国家版权课程《中国三立课程开发》体系完成,该体系是《PTT国际专业讲师培训》课程体系的延伸和拓展。
根据本阶开发思路将更有利于课件设计和微课制作两阶的课程开展。
【课程安排】
第一天上午
一、第一阶课程回顾
二、《中国三立课程开发》
本纲目的:了解课程开发的一般规律和流程。
1.课程立题——确定课程方向
2.课程立纲——确定课程知识的内容模型完善
3.课程立节——完善每个课程大纲的教学价值
三、课程目的及课程核心宗旨
1.《中国三立课程开发》课程目的
2.《中国三立课程开发》课程核心宗旨
3.课程开发成功的关键
第一天下午
四、课程立题原则及立题训练
本纲目的:让学员了解立题的重要性和依据。
1.课程立题的三循环逻辑结构原则
2.课程需求与课程目的比对技术
3.课程宗旨与课程目的比对技术
4.课程实际功能、效果与课程宗旨比对技术
5.课程目的与课程核心宗旨编写训练
6.课程立题有效性评审
五、课程开发0表产生及训练
本纲目的:学员根据自己既定的课程开展立题。
1.课程0号表与美国金融危机0号用户的缘起
2.课程开发0号表虚拟执行训练
3.课程开发0号表虚拟执行评审
4.学员根据既定课题自拟0号表
5.0号表出现问题时的三种处理方式
第一天晚上
六、第一次授课技巧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