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何新云
1.学员人数:人数控制在40人以内。分组,每组8-10人,每人设置桌牌,利于互动交流
2.物资准备:投影仪、白板、白板笔、10张白板纸、A4纸若干
3.授课时长:3+0.5+0.5,24小时,3天2晚
4.目标学员:部门管理者、核心骨干员工
5.事前准备:需要提前两到四周收集相关信息,包括宏观政策、行业信息、竞争对手、内部资源等
6.事后输出:研讨结束后,可输出SWOT策略、产品策略、市场策略、使命与愿景、核心价值观等
【背景介绍】
什么是战略?战略就是一种选择。但实践表明,选择战略固然很重要,但战略制定的过程是选择的基础,而通过过程达成思想的统一则是战略执行的关键。战略就是做正确的事情的基础,让管理者让员工将事情做正确和做事正确,则有赖于我们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集体智慧,共同设定一个清晰明确的战略方向和思路。通过战略梳理和澄清,达到统一思想、统一目标的最高目的,从而为各级管理者有效执行奠定最为坚实的基础
设定战略的工具很多,本课程通过BEM工具以及BSC工具,帮助部门管理者澄清部门的战略,并能做到落地执行
本课程专门针对部门管理者设计而成,因而本课程中的战略与策略,针对的不是公司的,而是部门的;同时,BSC设计的领域与要素,也同样是针对部门的
【课程目标】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逻辑机构,是一个系统的课程,通过相关工具,层层导出相应的需求,包括使命、策略、KPI、重点工作、工作计划等
1.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来龙去脉
2.了解战略的相关理念和重要性
3.学会使用战略梳理与选择的工具:SWOT等
4.明确公司/部门的相关策略
5.学会制定和导出KPI
6.明确部门重点工作
7.学会制定工作计划
【方法论及模型】
1.本次课程的方法论结合相关理论并在多年的管理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以下是总体企业战略建立的模型
1.基础框架
|
次数 |
内容 |
细节 |
时间 |
责任人 |
时长 |
输出 |
|
|
信息收集与准备 |
1.宏观政策 2.行业特征 3.竞争对手 4.内部资源 |
|
内部管理者 |
15天 |
各个领域信息 |
|
1 |
战略分解与研讨 |
1.各责任人讲解信息 2.老师讲解方法和工具 3.研讨SWOT |
2天1晚 |
顾问老师 |
5天 |
公司2022年策略 |
|
|
策略学习与讨论 |
组织公司全员学习策略 |
|
公司HRD |
5天 |
学习纪要 |
|
2 |
重点工作研讨 |
1.基于策略及经营目标研讨各领域重点工作 2.面临的挑战与希望 |
1天1晚 |
顾问老师 |
5天 |
全部策略的重点工作 |
|
3 |
职能规划研讨 |
1.职能规划方法讲解 2.现场研讨各领域规划 |
1天 |
顾问老师 |
5天 |
各职能规划 |
|
4 |
KPI提取 |
1.KPI知识讲解 2.提取KPI方法讲解 3.现场研讨并提取KPI |
1天1晚 |
顾问老师 |
5天 |
全部职能负责人KPI |
|
5 |
行动计划 |
1.基于KPI提取行动计划 2.现场研讨各领域行动计划 |
1天1晚 |
顾问老师 |
3天 |
全部行动计划 |
备注
1.老师现场时间,5次,共8天
2.其它时间为客户自己需要处理的工作时间
3.全部周期,从开始准备到完成,预计2个月
【课程大纲】
一、理解什么是战略,简单讲解,做铺垫,90分钟
分享交流:企业战略要解决什么问题
*战略的概念
*研讨战略的作用和价值是什么
>战略的要素有哪些
>影响公司战略的因素
*通过解读《隆中对》理解战略
>战略管理模型/内容介绍
>方太厨具战略梳理与讨论后确定的战略
>案例展示:华为当年交换机战略选择与落地的全过程
二、 战略梳理之工具与信息介绍,(第2节和第4节会混在一起进行,介绍外部的,用SWOT讨论机会和威胁,介绍完内部的,讨论优势和劣势)150分钟
>战略工具介绍
*BIM模型介绍
*BEM模型介绍
*BSC模型介绍
*CSF概念介绍
*CTQ概念介绍
>企业发展战略的外部宏观环境分析方法介绍(PEST)
>外部环境分析内容
*社会文化环境介绍(Societal)
*技术环境介绍(Technological)
*经济环境介绍(Economic)
*政治与法律环境介绍(Political)
>行业与市场、竞争对手分析内容
*波特五力模型介绍
*竞争对手分析报告
>公司内部环境分析介绍
>公司内部资源与能力介绍
*行业关键成功要素分析
*企业拥有程度分析
三、第一次研讨:讨论使命与愿景(如果已经有了,就是回顾),时间120分钟
>概念理解
*如何理解使命
*如何理解愿景
*使命与愿景的区别
>互动交流:本公司的使命与愿景是什么,如何理解
*一些公司的使命与愿景分享
>分组研讨:本部门的使命与愿景,时间60分钟
四、 第二次研讨:利用BEM模型讨论本部门战略方向和运营策略,时间240分钟
>概念理解
*BEM模型再次介绍
*战略方向的定义
*战略方向的运营定义
>研讨工具:优势-弱势-机会-威胁矩阵(SWOT)工具介绍以及头脑风暴工具
*如何理解机会、威胁、优势和劣势
*如何构建策略
*相关案例展示:讨论后的SWOT策略
>分组研讨:本部门战略方向与运营策略(研讨时间180分钟)
5.第三次研讨:利用BSC模型讨论本部门关键成功要素,时间150分钟
>概念介绍
*BSC平衡记分卡模型再次介绍
*CSF关键成功要素介绍
>战略地图案例介绍
>研讨模板介绍
>分组研讨:本部门战略地图(研讨时间150分钟)
6.第四次研讨:讨论公司重点工作,180分钟(研讨两三个重点工作,剩下的自行研讨)
>基于策略分解重点工作
*重点工作的内容
*重点工作的思路和实现的路径
>重点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重点工作的计划
>重点工作的责任人
7.制定职能规划,以部门为单位,制定职能规划,时间120分钟
>职能规划内容介绍
>职能规划模板介绍与案例展示
>分组实际研讨与练习:构建本部门的年度职能规划,时间90分钟
8.第五次研讨:导出各部门暨责任人KPI,时间150分钟
>导出KPI的流程步骤介绍
>导出KPI之前,利用IPOOC方法检查CSF是否正确
*IPOOC工具介绍
*先分组检查CSF是否正确,时间30分钟
>分组研讨:导出KPI初稿,时间120分钟
*模板介绍
*选择KPI的原则介绍:战略相关性、可控性、可衡量、可激发性
*KPI数量与权重介绍
9.第六次研讨:基于KPI构建本部门重点工作,时间120分钟
>CTQ方法再次介绍
>导出重点工作的模板介绍
>分组研讨:基于KPI导出部门重点工作,时间120分钟
10.第七次研讨:基于重点工作,制定工作计划,为制定员工考核指标暨任务做基础,时间60分钟
>计划的理解
*制定计划的注意点,SMART工具介绍
*案例介绍
>实操练习:构建基于工作重点工作的工作计划,时间3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