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安全事故最多是由于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因素,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促成。对于安全管理,最核心的是要做好“人”的管理。管理者,员工的安全意识淡薄,不能很好的完成人员安全意识的提升,是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最大的苦恼。很多管理者认为安全就是因为管理(硬件)不到位,其实除过硬件外,人的自我行为对于安全也是至关重要。
【课程目标】
1.认识到安全很多情况下是由于人的自我意志产生的
2.明白不同个体对于安全管理的要求
3.明白操作行为对于安全的影响和对策
4.了解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系统
5.学习应急管理的方法
【课程时间】
1天——2天,6h/天,可以依据企业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课程内容】
第一节:真正理解安全管理
1.安全管理十二字方针的解析
2.谁从安全中获益?
3.管理人员的责任
安环人员的真实职责
安全直线领导的作用
安全有感领导在监督与保障安全中的作用
4.如何维持安全人员的有效角色
5.企业安全管理中管理人员的职责认知
6.《刑法》中对于安全管理几种罪行的定义
7.《刑法》中对于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处罚
8.安全管理到底与谁相关
案例:几起重大安全事故责任处理
第二节:探究安全事故的成因与管理
1.事故致因理论
2.轨迹交叉论
3.人因是造成事故的重大因素
4.认知心理及其对安全发生影响的一般机制
5.情绪、情感及其影响安全的一般机制
6.知觉和安全
7.记忆与安全
8.思维想象与安全
9.意志和认识、情绪的关系
10.个性心理及其与安全关系概述
动机与安全
兴趣与安全
性格与安全
气质与安全
能力与安全
操作行为与安全
第三部分:习惯性违章成因分析
1.习惯性违章的三种误区
混淆必然和偶然
自我认知层面的误区
领导式习惯性违章
2.习惯性违章违纪行为动机之一:行为者对违章行为追求的程度
3.习惯性违章违纪行为动机之二:行为者对自己行为能力过高的估计
4.习惯性违章违纪行为动机之三:文化场对个体的影响
5.物的不安全状态
6.习惯性违章的行为的特点
7.习惯性违章者人员的心理状态
8.习惯性违章的表现形式
案例讲述:通过事故深层剖析习惯性违章的成因
第四部分:安全培训、检查
1.行为观察与反馈系统
为啥有操作规程员工就是不遵守?
员工就是愿意置身危险之地吗?
我们在“立法”时是否考虑了“人”的特性?
2.“观察”过后莫处罚
3.“观察”过后重改进
4.谨记管理者的态度
5.员工自我安全管理的现实需求
6.安全意识树立,员工在想什么
7.实现自我管理的过程
8.实现自我管理的关键
9.安全问责制
10.一线主管人员安全管理的"四到原则"
11.安全的目视管理
第五部分:应急管理与应急预案的知识
1.突发事件特征、分类和分级
2.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内涵和原则
3.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4.安全应急管理内涵、特点
5.安全应急管理现状
6.安全应急管理宣传、培训和教育
7.安全应急投入
8.应急预案概述
9.应急预案目的和作用
10.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
第六部分:预案的编写
1.预案编写前准备
2.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3.预案相关法律规、事故等资料收集
4.风险评估
5.风险等级的确认
6.应急能力的二种评估方式
7.确定事故响应级别
8.编写预案
9.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10.应急预案的相互衔接
11.综合应急预案与专项应急预案
12.专项应急预案的重点所在
第七部分:应急预案的实施
1.应急救援设备、物资储备与管理
2.预案训练与员工问询
3.训练与期望达到的目标
4.预案定期演习频次
5.预案的评估与改进
6.预案修订及备案
7.安全应急预案修订情形
8.应急预案备案与再备案
9.应急响应
组织架构
任务细分
编组原则
各组之角色分配
现场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