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培训网-企业培训首选服务平台!
胡可涛

胡可涛

国际关系培训讲师
国际关系 儒学 儒学
常驻城市:北京 课酬费用:面议

胡可涛讲师简介

胡可涛,1979年04月生,男,汉族,江苏灌云人。

教育经历

1、1998年9月至2002年7月,淮阴师范学院政治系,本科;

2、2002年9月至2005年6月,南昌大学哲学系伦理学专业,硕士。

3、2006年9月至2009年6月,清华大学哲学系伦理学专业,博士

工作经历

2005年7月——2010年9月,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师、江右思想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2010年9月至今,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期间,2012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访问学者;2015年3月,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18年5月 台湾辅仁大学士林哲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20年度,美国圣母(诺特丹)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访问学者。

现为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哲学、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江苏省儒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徐州彭城书院、子房书院国学客座教授,杭州萧山湘湖(白马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等。

研究方向:先秦哲学、儒家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型。

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各类横向课题3项,出版专著《“礼义之统”:荀子政治哲学研究》(台湾花木兰出版社2013年9月),在中外刊物发表论文六十余篇。曾获清华大学光华一等奖学金,多次受邀赴港台等地开展学术交流。

可讲授课程: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研读》


姓名

胡可涛

职称
副教授



性别

民族
汉族


籍贯
江苏灌云
学历
博士


婚姻状况
已婚
出生日期
1979-04-29


教育背景


时间

毕业学校

导师

专业

研究方向

2006-2009

清华大学哲学系

胡伟希教授

中国哲学

先秦哲学

2002-2005

南昌大学哲学系
郑晓江教授

伦理学

人生哲学

1998-2002

淮阴师范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境外访学经历


2012.11.12-26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合作导师:郑宗义

荀子哲学研究

2015.3.03-.3.31

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

“2015两岸暨国际学人研究”课题:台湾伦理学研究

2016.4.24-6.25

台湾辅仁大学士林哲学研究中心

第十三届士林哲学教学讲习会

2018.5.1-5.31

台湾辅仁大学士林哲学研究中心

合作导师:陈德光

士林哲学视域下的儒家生命哲学探究

2020.1.1-2021.1.1

美国圣母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

合作导师:朱永平

海外华裔学者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研究

境外学术会议

2014.4.23-4.29

台湾华严莲社主办的"第3届华严专宗国际学术研讨会”

发表《华严宗“人学”思想解读──

以宗密〈华严原人论〉为中心》

工作履历

(一)2005.08―2010.08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职称:讲师(2008年7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人生哲学等课程的教学。同时,担任江西师范大学江右思想文化研究中心、道德与人生研究所、专职研究人员。

(二)2010.09- 2011.05 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三)2011.05-至今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教学科研。2012年起担任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副教授。

社会兼职:江苏省儒学学会理事,彭城书院、子房书院、大彭书院国学客座教授,湘湖(白马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期刊文章

l2006

1、《论陆象山的风俗观》,《六经注我:象山学术及江右思想家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五月第1版;

2、《对恩怨问题的伦理思考》,《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第5期,

3、《从“意义治疗”到悲伤辅导——弗兰克尔“意义治疗学”的应用价值初探》,《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l2007

1、《知识分子:在学术与政治之间——关于〈论语〉“学”、“仕”关系的解读》,《苏州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2、《从“意义治疗”到哀伤抚慰》,《感悟生死》,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3、《〈大学〉:从文本到义理》,《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10期;

l2008

1、《新儒家视野中的荀学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文核心,CSSCI),2008年第5期;

2、《中日“东亚生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哲学动态》(中文核心,CSSCI),2008年第7期;

3、《规范论与目的论视野的政治哲学:以荀子与亚里士多德为中心的比较》,《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4、《法、术、势:从荀子到韩非》,《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08年第3期;

5、《试论伊斯兰教的生命观》,《中国穆斯林》(中文核心),2008年第6期;

6、《国外荀子研究述评》,《社会科学评论》(CSSCI),2008年第3期;

7、《打开“礼乐”文化的钥匙——读荀子》,《江西日报》,2008-2-15,C02版 ;

8、《国学热现象的理性探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9、《生命无法承受的“重”与“轻”》,《思想理论教育》(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第20期,《教师博览》,2009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0、《论象山先生的言语观》,《走向世界的陆象山心学》,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l2009

1、《“法、术、势”思想新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中文核心,CSSCI),2009年第1期;

2、《汶川地震与生命教育》,《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文核心,CSSCI),2009年第1期;

3、《荀子的“臣道”思想探析》,《求索》(中文核心,CSSCI)(第二作者),2009年第4期。

4、《以“礼”为中心的生命诠释》,《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3月;

5、《由“辨”而“辩”:荀子政治哲学中的论辩理性》,《甘肃理论学刊》,2009年第2期。

l2010

1、《五伦:建构、解构与重构》,《文化中国》(加拿大),2010年第3期。

2、《大学生自杀预防:从心理咨询到生命教育》,《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3、《道德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关系探析》,《伦理视野下的社会发展---第十七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

l2011

1、《<荀子>与生命化教育》,《江西师大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5期。

l2012

1、《从生命的三维性看道教的幸福观》,《中国道教》(中文核心,CSSCI扩展版),2012年第1期;

2、《生命:迷失于真实与虚幻之间》,《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中文核心),2012年第4期;

3、《荀子与霍布斯政治哲学的比较分析》,《兰州学刊》(CSSCI扩展版),2012年第6期;

4、《先秦儒家论辩思想的嬗变》,《甘肃理论学刊》(CSSCI扩展版),2012年第6期;

5、《端午节的生命关怀功能蠡测》,《彰显与重塑:2011端午习俗国际学术研讨会(嘉兴)论文集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5月版。

6、《现代性社会下的诗意生活何以可能?——乡村生态休闲养生的功能与意义探微》,载《生态养生文化研究:2011中国武义·国际养生旅游高峰论坛乡村生态休闲养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版。

l2013

1、《道医相融:道教药食养生文化浅议》,《中国道教》(CSSCI扩展版,中文核心),2013年第5期;

l2014

1、《慈航普渡,劝善金箴——以“观音”为题材的劝善书研究》,《五台山研究》(CSSCI扩展版),2014年第1期;

2、《庄子说“梦”》,《中国道教》(中文核心),2014年第2期;

3、《2014年第三届华严专宗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五台山研究》(CSSCI扩展版),2014年第3期;

4、《“吾乡留洋第一人”——张蓂臣》,《连云港文物研究》(第二辑),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

5、《一部回归现实的生活伦理学——权佳果《中国伦理》述评》,《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9期。

l2015

1、《现代性视域下的佛教生态智慧》,《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

2、《安若定的“大侠魂主义”述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

3、《葛洪养生思想撮述》,《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0期;

4、《佛山季华小学史略》,《兰台世界》(中文核心期刊),2015年第25期;

l2016

1、《老子的“廉而不刿”及其当代价值》,《理论探索》(CSSCI刊物) ,2016年第1期;

2、《“破光景”:罗近溪工夫论管窥》,载曹晓俊主编《纪念罗汝芳诞辰5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江西高校出版社,2016年8月版。

l2017

1、《台湾伦理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台湾研究集刊》(CSSCI刊物) ,2017年第1期;

2、《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陈大齐儒学思想研究述评》,《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

3、《勤廉仁俭与传统官德文化》,《廉政文化研究》,2017年第2期。

l2018

1、《孙中山先生伦理思想蠡测》,《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5期;

2、《恽代英伦理思想探究》,《唐都学刊》,2018年第1期。

3、《陶弘景养生思想的指导原则探微》,载李延丰、隋玉宝主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陶弘景养生思想学术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l2020

1、《安若定和他的大侠魂主义》,《团结报》,2020-01-09;

l2021

1、《现代性视野下的台湾伦理思潮探究》,《现代台湾研究》,2021年第2期;

2、《章沦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文史春秋》,2021年第1期;

l2022

1、《杨时的生命哲学探微》,《朱子文化》,2022年第1期;

2、《儒家视野的友道观》,《中华瑰宝》,2022年第2-3期;

专著译著


1、郑晓江主编:《宗教生死书》(合著),台湾华成图书出版社,2004年8月,撰写“伊斯兰教的生死智慧”部分,计3万字;

2、【美】小尤金·约瑟夫·迪昂《为什么美国人恨政治》(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版,翻译第三章、第五章,计5万字;

3、《生命忧思录:青少年生命教育刻不容缓》,福建教育出社,2012年1月版,(撰写其中的三章,分别是:生命尊严何以如此脆弱?迷失于真实与虚幻之间、青少年对待生命何以如此冷漠?)

4、《“礼义之统”:荀子政治哲学研究》(独著),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3年9月版。



专业技能



(1)英语具有四级、六级证书、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英语高级班结业证书,能够熟练阅读英文原著,进行基本英语会话;

(2)具有计算机二级证书(VISUAL FOXRRO)、教师职称计算机一级证书;

(3)具有普通话二级证书,教师技能证书;

(4)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5)江西省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获得奖励


1、2007-2008年, 清华大学光华一等奖学金;

2、2011年12月,撰写论文《生命尊严何以如此脆弱》,获得徐州市哲学学会2011年度学术会议论文一等奖;

3.2013.5 撰写论文《骆秉章人生哲学管窥》,获得广东省花洲区首届全国骆秉章学术研讨会有奖征文三等奖;

4.2013.10 炎帝勤、廉、仁、俭文化研讨会征文奖 湖北廉政文化研究会、湖北随州市委宣传部 二等奖;

5、2015年5月, 撰写论文《台湾伦理学的发展历程》,获得徐州市哲学学会2015年度学术会议论文一等奖;

6、2016年12月,撰写的《现代性视野下的佛教生命智慧》,在昆明佛教研究会、昆明千佛堂主办的“佛教文化与生活”有奖征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7、2021年4月,撰写《杨慎的为政之道及其现代价值》,在渭南市纪委“杨慎政德思想”主题征文中,荣获二等奖。


课题项目


A、纵向课题

(1)《先秦儒家思想中的知识与道德关系探究》(项目编号:WF2010001G)中国矿业大学“启航计划”研究项目独立(已结题)

(2)《先秦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关系研究》(项目编号:WF2010001G)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已结题)

(3)《汉文化的精髓及其价值研究》(12XSB-10)徐州市社科基金(厅局级)独立(已结题)

(4)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民国伦理学史研究》(项目号:(项目号:14ZXD006))(已结题)。

(5) “全域化”战略思维下的徐州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徐州市社科基金专项课题,项目号:2015XSST-033 )(已结题)

(6)20世纪上半期非中共知识群体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与接受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项目经费8万元 项目号:16YJC710014) (已结题,结项证书号码:2021JXZ1753 )

B、横向课题

1、主持杭州湘湖(白马湖)研究院研究项目:德惠祠、道南书院的重建研究(项目号:2011YB08Z08),项目经费3万元(已结题)

2、主持创价大学中日友好2011年度学术研究资助项目:池田大作人生哲学思想研究,项目经费30万日元

3、主持浙江社会主义学院2017-2018年度“宗教文化与生态文明” (项目号:ZJ201805)招标课题:现代性视域下的中国宗教生态智慧,项目经费2万元(已结题,鉴定结果:优秀)

4、主持广东省佛山市2018年度“佛山历史文化丛书”招标课题“佛山近代新式教育史”(在研,项目经费12万元),在研


有需求找员培
-- 1000+实战师资团队 --
极速匹配师资,定制方案
国际关系相关培训师
国际关系相关内训课
国际关系相关公开课

最新授课现场

Teaching Pictures
员工培训现场照片 员工培训现场照片 员工培训现场照片 员工培训现场照片 员工培训现场照片 员工培训现场照片 员工培训现场照片 员工培训现场照片 员工培训现场照片 员工培训现场照片

讲师内训服务流程

1
匹配师资
根据企业需求匹配最佳讲师课程
2
课前沟通
安排讲师与企业负责人课前充分沟通
3
确定课程
讲师根据课前调研确定大纲并经企业确认
4
制作物料
我方打印课程讲义、桌牌等课程所需物料
5
讲师授课
安排讲师到场授课,企业组织学员参加
6
课后服务
课后回访学习情况并持续服务
邀请胡可涛老师内训
提交成功,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