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成果的汇报和交付载体,但仅仅这样从审计人员的角度认知审计报告,也注定难以写好审计报告。
写审计报告,更重要的是要想清楚3件事:谁是报告的核心读者?他们想了解什么?他们会怎么读? 在当前国内企业的实际内控环境中,审计报告的最核心读者是各级领导。
审计工作的实质是“审之秋毫,计之公道”,是“审视过去,计谋未来”。工作在“审”,核心为“计”。而“计”必须与核心读者的意图和需求连接起来,才能落地有成效。本课程致力于讲解审计报告生成的相关技巧。
【课程大纲】
一、审计报告生成的依据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不生产报告,只是信息的搬运工”
3、“千篇一律鸡肋谈”
二、审计报告撰写的基本技巧
1、信息汇总降维简化:网状3维信息-树状2维-线性文字1维
2、结构化思维:逻辑顺序体现提炼组织报告时的分析过程
3、有效传播:将审计的信息通过恰当的表达形式(文字、图表)传达
4、换位思考:对事实的解读存在分歧、对行为预期的不一致的表述恰当
三、审计报告的基本要求
1、逻辑清晰
2、观点鲜明
3、重点突出
4、建议可行
四、审计观点及实操技巧
1、应该写的必须写
2、能不写的尽量不写(案例)
3、能不肯定的尽量不肯定(案例)
五、审计报告的类型
1、标准审计报告
2、非标准格式报告(即非简式报告)
1)事后审计报告
2)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3)尽职调查报告
4)商定程序报告
企业价值观: 诚信做人,负责做事,实效主义,追求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