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与金融服务
大 纲
(4天)
主 讲:雷春柱
常住地址:武汉市
讲课时间:周一至周日
本讲义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乡村振兴主要精神
第二部分支持产业振兴,发展乡村经济
第三部分 支持发展农村新业态新产业
第四部分 支持生态振兴、建设美丽乡村
第五部分金融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第七部分 支持市场主体带动农户奔市场
第八部分 农村相关政策与配套金融服务
第九部分 农村信贷产品创新
第八部分 三农客户(乡村振兴)贷款营销方法
第九部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政策文件解读
主要文件依据:
(一)中央文件: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2018年1月2日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新华社北京2018年9月26日电)
3.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
(2021年1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 新华社北京2月21日电)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5.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2020年12月16日, 新华社北京2021年 3月22日)
6.《乡村振兴促进法》(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二)人行、银监文件
1.中国人民银行 银保监会 证监会 财政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银发〔2019〕11号)(2019年1月29日)
2.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乡村振兴和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19〕38号)
3. 关于2021年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1]44号)
4.《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办法》(人行、银保监会公告〔2021〕第7号,2021年5月31日发布,自2021年7月4日起施行)
5. 《中国人民银行 银保监会 证监会 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局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银发〔2021〕171号)
第一部分乡村振兴主要精神
第一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一、乡村振兴的提出与演变
二、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二)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四)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五)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
三、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明确振兴目标:两大目标
(1)乡村产业发展目标: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
(2)乡村建设目标:取得明显成效。
(二)明确振兴内容:五大振兴
1. 产业振兴
2. 人才振兴
3. 文化振兴
4. 生态振兴
5. 组织振兴
(三)明确振兴要求:五大要求
1. 产业兴旺是重点
2. 生态宜居是关键
3. 乡风文明是保障
4. 治理有效是基础
5. 生活富裕是根本
(四)明确振兴原则:五大原则
1.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2.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坚持改革创新。
4.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循序渐进。
5.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四、银行支持乡村振兴信贷重点投向
(一)主要投向
(1)支持发展乡村产业
(2)支持乡村建设
(二)重点承贷主体: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返乡下乡创业人员
(3)村级集体企业
(4)能人返乡下乡创办的企业
(5)电子商务企业
(6)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
(7)国有农(林、牧、渔)场
(8)供销合作社
(三)主要经营模式
(1)农户分散经营模式
(2)农户+农户模式(合作社、合伙企业)
(3)公司+农户模式(龙头企业带动)
(4)政府+市场主体模式(PPP、BOT、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5)园区经营模式
(6)全产业链模式
(7)一村一品模式
第二节 支持人才振兴,确保人才支撑
(一)人才振兴总体要求
1.大力培养本土人才
2.引导城市人才下乡
3.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
4.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二)重点培育的人才
1.农业生产经营人才
2.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
3.乡村公共服务人才
4. 乡村治理人才
第三节支持文化振兴,建设文明乡村
(一)培育文明乡风
(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三)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四)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
(五)拓展乡村文化传播渠道
第四节 支持组织振兴,完善乡村治理
(一)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
(二)完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
(三)充分发挥各级组织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四)加强农村工作干部队伍建设
(五)严厉打击农村违法乱纪行为
(六)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七)完善农村社会治理方式
第五节 乡村振兴责任落实与监督检查
(一)落实乡村振兴工作责任
1. 中央统筹
2. 省负总责
3. 市县乡抓落实
(二)建立乡村振兴工作制度
1.建立乡村振兴考核评价制度
3.建立工作年度报告制度
3.建立监督检查制度
4. 建立问责制度
第二部分支持产业振兴,发展乡村经济
第一节支持产业振兴概述
一、产业分类
二、产业振兴重要标志:产业兴旺
三、现代农村产业体系(产业发展方向)
四、农村产业发展重点主体
五、农村产业新模式
(一)新型个体农户分散经营模式
(二)农户+农户模式(合作社、合伙企业)
(三)公司+农户模式(龙头企业带动)
(四)政府+市场主体模式
(五)园区经营模式(集中标准化规模化经营)
(六)全产业链模式
(七)一村一品模式
第二节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实施粮食安全战略
一、支持发展现代农业概述
二、支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三、支持打好种业翻身仗,解决好种子质量问题
(一)我国种业发展现状
(二)支持发展种业的意义
(三)支持发展农作物种业措施
第三部分 支持发展农村新业态新产业
第一节 支持发展农村新业态新产业概述
一、什么是农村新业态
二、当前农村主要新业态新产业
三、当前农村新业态发展分布情况
四、农村新业态发展趋势
五、发展农村新业态主要措施
六、银行为什么要支持发展农村新业态新产业
七、银行如何支持发展农村新业态
第二节 支持农业新业态新产业
一、绿色农业
(一)生态农业
1. 生态农业发展背景
2. 生态农业主要特点
3. 发展生态农业主要措施
(二)循环农业
①栽桑养蚕养鱼循环
②养牛种玉米养泥鳅循环
③养猪种玉米循环
④稻虾鱼鳝混养循环
(三)立体农业
1. 立体农业产生的背景
2. 什么是立体农业
3. 立体农业特点
(四)设施农业
(1)设施农业种类
(2)发展设施农业好处
二、休闲农业
三、定制农业
四、共享农业
五、众筹农业
六、生物农业
1. 什么是生物农业
2. 发展生物农业主要目的
3. 生物农业生产资料主要类型
4. 转基因育种
5. 杂交水稻育种
七、数字农业与大数据农业、互联网农业、物联网农业、智慧农业
(一)大数据农业
(1)大数据特点
(2)大数据收集与加工基本要求
(3)大数据农业特点
(二)互联网农业
(1)什么是互联网
(2)什么是“互联网+农业”
(3)基于互联网的农业新业态
(三)物联网农业
(1)什么是物联网
(2)物联网技术在数字农业方面运用
(四)智慧农业
(1)狭义“智慧农业”
(2)广义“智慧农业”
(五)数字农业
1. 什么是数字农业
2. 数字农业与大数据农业、互联网农业、物联网农业、智慧农业的关系
3. 数字农业技术基本运用
4. 中央对发展数字农业相关要求
5. 银行支持数字农业路径
第三节 支持电商与线上购销客户
一、电商购销
二、微信购销
三、直播带货
四、短视频购销
第四节支持发展物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