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2020年特别的年份,新冠疫情、中美贸易之争都给企业带来很大挑战,同时我们也可以欣喜的看到,新计划的涌现,在不断的跟我们的生活工作社会进行结合。这种非接触性的商业越来越多,数字孪生场景越来越多。 本课程提升学员从行业大局进行创新思考和变革管理能力,建立创新及变革管理的意识,体验和练习在组织变革中,“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对“人”有效影响。增加创新意识和变革洞察,改变观念,调整战略,打破思维疆界,提升企业绩效,掌握战略变革管理的方法,系统性建立战略变革思想,推进变革以及应对变革阻力。 2020年10月份深圳打响数字人民币第一枪,这是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一次深度应用。在新的时代,新技术正在加速改变世界。本课程从三个演进阶段来梳理技术变革对管理创新的驱动,构建四个面向维度的管理创新途径,探索两个基础变量(技术的变革、文化的回归)对管理创新的约束,力求指引企业迈向发展新征程,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课程收益: ● 管理的前沿与面临的三大挑战,探讨企业应对的方法,培养组织变革的系统性能力; ● 厘清管理创新的两个基础变量,促进企业管理上的突破,用组织变革促进战略实现; ● 通过标杆企业去审视组织变革,理解组织变革是企业符合商业环境的要求; ● 构建四个维度,面向顾客,面向效率,面向员工,面向现金流的管理创新路径;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负责人、中高层管理者 课程方式:案例研讨+小组活动+情境模拟+演练互动+心得分享 课程大纲 第一讲:管理的前沿与挑战 一、企业数字化的3.0阶段 1. 数字化1.0——数字营销来改善客户体验优化业务模式 2. 数字化2.0——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融合形成数字孪生世界 3. 数字化3.0——借助数字化进行业务模式的创新,重构价值链 二、工业革命与管理的职能 1. 机械化:古典企业理论 2. 电气化:新古典企业理论 3. 信息化:现代企业理论 4. 智能化:当代企业理论 三、管理面临的三大挑战 1. 目标转向 2. 环境反转 3. 优势切换 案例:金融企业的崛起 第二讲:创新及变革管理的关键动作 一、营造紧迫感 1. 从行业趋势把握行业大局,创新源于对行业机会的深度把握 2. 分析当前形势与背景,创新及变革是行业大势所趋 3. 深化危机感,变革势在必行 二、成立变革领导团队 1. 打造变革核心团队:是变革的领导者,责任人,资源整合者 2. 进行战略调整及组织架构的调整 3. 赢得大家对创新的支持,解除对变革的困扰和疑惑 4. 激励团队走出创新变革困难期 三、树立变革愿景 1. 企业愿景描绘:我们在哪里,我们要去哪里 2. 企业核心价值链分析及关键优势分析 3. 可能取得成功:行业新机会、整合平台、经营盈利 四、广泛沟通愿景 1. 预期创新变革的阻碍并多层面沟通 2. 创新变革愿景的内部沟通 五、清除障碍,将创新体现在行动中 1. 找到变革的关键障碍,制定沟通策略 2. 应对拒绝和挑战,寻找共赢点 3. 深化危机感:行业大势所趋,创新是唯一的出路 4. 为积极主动的创新执行者创造更多提升机会 5. 管理创新变革中的“利益受损者” 六、创造短期成效 1. 从点滴成功让大家看到前景和希望 2. 将小范围的成功经验移植于另一个小范围,扩大,固化 七、巩固既有成果,推进变革 1. 标杆:变革后工作的关键技能 2. 新方法、新行为、新态度 八、变革成果融入到企业文化 1. 关键点上的搭接 2. 以更大的发展空间吸引人才 第三讲:技术创新与管理 一、创新的定义 1. 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2. 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 3. 克里斯坦森的破坏式创新 二、工业化的进程 1. 二产比例不断上升就业占比不断提升的过程 2. 2013年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变化 三、信息化进程 1. 1980年,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2. 向服务的转型 3. 全球创新格局:制造业服务化. 服务业数据化 第四讲:构建面向四个维度的管理创新路径 一、面向顾客的管理创新 1. 营销指达顾客 营销:市场营销在创造、沟通、传播和交换的产品中,为顾客、客户、合作伙伴以及整个社会带来价值的一系列活动、过程和体系。 2. 快:政策(利益分割)驱动,激发渠道动力对推进到达顾客的速度。 3. 影响:“品牌或社区”诱导顾客快速接受产品 4. 感觉:情感劳动的服务 二、面向效率的管理创新 1. 管理者的定义 管理:协调和监督他人的工作活动,使他们的工作可以有效率且有成效的完成。 2. 对效率的追求 计划——匹配;外包——准时;合作——协同; 3. 对成效的追求 三、面向员工的管理创新 1. 从员工、组织到管理者 2. 员工管理的3.0 3. 组织结构的比较L型、F型、M型、N型 四、面向现金流的管理创新 1. 现代商业模式的五大特征 2. 多元化与专业化 3. 产业链金融 4. 行业结构的演化 案例:比亚迪的案例,福特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