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背景:
最近几年媒体发展速度非常迅猛,每年都有大量企业因为不善处理媒体关系而“应声倒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播平台迅速扩大,传统媒体的受众也成为可以发布信息的“记者”,网络容纳的信息量、传播信息的速度让传统媒体只能望其项背,而且这种平台的使用成本非常低,有关产品的负面消息,传播速度以几何级数增长,严重影响品牌声誉。
课程大纲:
一、《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解读 1、出台背景 2、基本原则 3、内容解读 4、银保监会的强调事项 5、声誉资本积累与银行品牌建设 二、为什么要进行负面舆情管理 1、什么是负面舆情 2、负面舆情的六个特点 3、负面舆情的三个阶段 事前、事中、事后 4、什么样的企业容易遭遇负面舆情 5、负面舆情的类型 6、负面舆情状态下的利益相关者 案例:某脱口秀演员PK某银行侵犯信息安全权 三、银行业常见负面舆情诱因 1、资产质量承压 2、安全风险 3、挤兑风险 4、服务类投诉 5、疫情防控类投诉 6、员工宣泄投诉 7、营销宣传类 案例:某银行一个口罩引发的反思 四、银行业突发事件应对技巧 1、银行设备失灵的应对技巧 2、客户突然生病的应对技巧 3、客户在大堂内滑倒的应对技巧 4、记者突然光临应对技巧 5、储户在拍摄照片、视频应对技巧 案例:315记者暗访案例 五、负面舆情应急管理机制的建立 1、危机意识 2、危机管理流程 事前: 居安思危(信息监控)、防微杜渐(危机预备)、未雨绸缪(危机准备) 事中:临危不乱(危机处理) 事后:转危为安(复原与重建)、前车之鉴(学习) 3、危机处理的F4原则: (1)Forecast事先预测 (2)Fast快速反应 (3)Fact尊重事实 (4)Flexible灵活变通 案例:《焦点访谈》某国有银行农民被贷款事件的前因后果 六、日常危机管理注意事项 1、加大对于声誉风险管理的宣传 2、加强本单位员工危机管理意识的思想教育 3、员工网络言行管控 4、树立银行标准化服务形象 5、建立高效的客户投诉处理平台 6、媒体采访与舆情应对注意事项 案例:某国有银行94岁老人被迫人脸识别引发网络负面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