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要点:
一、新形势下银行贷后管理的风险特征
1.从放款前后银行地位变化看信贷全流程管理的的重要性(简述):
1)商业银行不仅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而且是通过对金融“风险”有效识别和有效管理实现银行的盈利的信贷业务实质。
2)如何改变“重放轻收,重放轻管”的信贷管理模式?应将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贯穿到贷款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环节,以《贷款新规》为准则,落实好监管当局关于“信贷全流程管理”的核心要义,实现精细化信贷管理的目标。
2.影响信贷资产质量的主要风险特征的分析(案例分析):
1)分析当前信贷从业人员队伍过于“年轻化”而形成的”不会管、不敢管、不尽职“的现象;(案例分析)
2)结合典型案例的剖析,找出银行信贷资产“前清后冒,边清边冒,清的没有冒的快”的症结所在,必须摒弃“钟情抵押,忽视本原,忘却审慎“的观念,扭转“有押即贷,高估多贷,变现困难,不足清偿;有保就放,核保不慎,追保遇阻,代偿艰难;或有债权,有名无实,如意算盘,全部落空”的不正确的信贷理念和做法,在实务中切实将信贷风险防控的关口前移。
二、贷后管理的方法及案例分析
1.贷后管理是信贷全流程的重要环节
2.贷后管理的法律依据:
3.贷后管理的意义?不能人为将贷前、贷时、贷后生硬地割裂开来——因为在续贷条件下,本次业务的贷前可能就是上次业务的贷后,本次业务的贷后就是下次业务的贷前。
4.贷后管理的内容?
1)贷后的检查,贷款的分类,
2)贷款风险预警制度的落实;
3)对预警信号的处置——授信策略的调整及缓释措施的加固;
4)授信档案的管理——打官司就是打证据;
5)贷后管理的标准——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
6)贷后管理的原则——有风险没有及时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风险没有及时提示和处置就是渎职。
三、如何做好贷后的管理
1.主观要重视——靠贷后管理去主动作为赢得主动。
2.认识要转变——风险管理也是创收手段,合规经营是最大的收益。
3.工作要落地——将“规定动作做到位”:一看客户“关系树”;二看客户管理层;三看报表合理性;四看现场“活”情况;五看业务全流程;六看担保保障度;七看行业影响面;八看同业“进”与“退”。
四、贷后管理中应具备对财务信息甄别的知识和财务舞弊识别能力
1.掌握第一还款来源变化情况?第一还款来源为: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以及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带来的现金流;
2.贷后管理必须对有效资产进行持续、动态的 跟踪和检查。
1)剔除负债及或有负债后剩余的、能够用来变现并偿还债务的资产为有效资产。其可能是不动产,也可能是动产,既可以是流动资产,也可以是固定资产。
2)信贷业务就是要循着“问题-怀疑-取证”的思路展开尽职调查,运用”交叉检验“等方法进行”财务“、”非财务“因素的核实,要以”实地调查为主,间接调查为辅“以及”信息收集与核实可同时进行“。(案例)
3)一般情况下,借款人为了能获得贷款,会充分(甚至夸大)向银行展示其所有的资产,但有可能会刻意隐瞒其负债情况。对借款人债务的评估应是整个信贷调查、评估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3.目前信贷业务对财务报表分析、利用的现状?
1)财务尽调须做到“四会”(会“看”、会“懂”、会“用”、会“防”)。
2)好的信贷分析是以数字为支撑,仅有数字不一定能做出好的信贷分析。
3)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成长性)分析;杜邦分析体系。
4)审计报告的意见形式?。
4.根据重要性原则,对主要会计科目的分析及运用的方法和作用。
1)资产类主要科目分析(案例),
① 货币资金——风控要点:“真实性、可支配性、偿债性”
② 应收账款——风空要点:应收账款的交易对手?应收账款与销售额关系?应收账款的出路?(应收账款质押、保理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的特点及防控要求……);
③ 其他应收款——是否存在关联企业或股东不合理占用资金?
④ 存货——存货管理的虚假形式?
⑤ 固定资产——租赁项目对信贷业务的影响?固定资产贷款与项目融资的区别?项目融资评估方法与要点?
⑥ 无形资产(商誉)——风险特点?
2)负债类主要科目分析(案例)
① 短期借款——除了规模、价格、条件外,还应关注:一般企业融资形式与渠道?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借新还旧、展期及无还本续贷的法律规定?借名、假名、冒名贷款的风险及防范?
② 应付账款——是构成经营性流入的组成
3)所有者权益科目分析(案例)
① 权益科目——认缴制的特点及风控要点,如何通过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企业特征的识别,以提高尽调质量和营销效率?《公司法》关于法定盈余公积金的规定?
② 出资人不出任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四种情况,识别“防火墙”风险。
③ 公司股权(票)是否已质押及质押比例?
④ 防范“空麻袋背米”的欺诈(案例)。
5.三表的分析及作用
1)资产负债表反映三类信息——短期偿债能力,资本结构和长期偿债能力,财务弹性;资产负债率不是决定企业破产与否的唯一指标(案例)
2)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不同结构损益表表达的信息解读(案例);营业收入造假几种手法分析,粉饰报表一般会有哪些途径?(虚增销售的案例,变更折旧政策的案例,通过纳税表与利润表关系揭示利润造假的案例)
3)现金流量表是反映在一定会计期间内企业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现金流量八类模型分析。
6.三表勾稽关系在信贷授信业务中的运用
1)一分钟识别三表的真实性的方法。
2)“三表”的勾稽关系只能验证“三表”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和关联性,但不能将有对应关系作为判断“三表”真实性的唯一标准。
7.财务报表舞弊识别(案例分析)
8.查账的基本方法。“表里如一”辨用途;简易的查账方法;财务信息印证的方法。
五、贷后管理中应持续关注风险缓释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担保的形式及一般规定和要求:
1)担保范围、担保期间;担保的资格;同一债务两个以上保证人如何实现?人保、物保并存时如何实现担保权?
2)转让债务的保证责任及责任免除;合同的主、从关系及主、从合同无效的法律责任?债务转让的条件及风险点?
3)公司、上市公司、分公司担保分析防控?
2.保证担保风险的防控:
1)合格保证人及保证人风险提示(案例分析)
2)无效担保的规定(案例)
3)学校、幼儿园等主体提供担保的效力?
4)担保风险的防控要点?
3.抵押担保风险的防控:
1)抵押担保的基本概念
2)贷款抵押担保风险防控要点及案例分享:
4.质押担保风险的防控:
1)抵押与质押的区别——应收账款质押风险的防控:应收账款确认时间,应收账款质押信用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的的防控要点。
2)质押风险的防控要点?
六、信贷法律风险常见类型及问题(判例分析)
1.三名(借名、假名、冒名)贷款危害及各方责任?(*)冒名贷款中的借款合同是无效还是不成立?银行违规发放冒名贷款的刑事风险?
2.保证金账户是否可冻结、扣划?贷款保证金能对抗第三者?(*)
3.未经总行批准,银行分支机构对外提供担保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4.公司分支机构和内设部门是否可以作为借款人或担保人?(*)
5.学校、医院等公益性单位是否可以作为借款人或担保人?学校医院的公益设施可否作抵质押?何为非盈利法人?(*)机关法人能做保证人吗?居委会、村委会能做保证人吗?
6.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将登记本人名下财产为父母借款作担保?(*)
7.夫妻一方对外所负债务,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借款,能不能让配偶一块还?夫妻双方离婚协议中对债务分担的约定,能否对抗债权人?夫妻一方死亡,是否对夫妻共同债务产生影响?
8.配偶、原配偶、新配偶的责任?(*)
9.借新还旧、展期、无还本续贷法律责任相同吗?(*)
10.人保+物保及“无论无论”条款就一定安全?(*)债务人物保和第三人的人保并存时,债权人是否必须先以债务人的物保实现债权?第三人提供的物保和人保并存时,债权的实现有无顺序要求?债务人的物保和第三人物保并存时,需不需要先处置债务人提供的抵押物?
11.《新担保制度解释》对于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的新规定?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有哪些特殊要求? 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未召开相应决议担保效力如何?越权担保的如何认定债权人在接受公司提供担保时是善意的?担保无效的法律后果?
12.夫妻股权争议是否会危机信贷资产安全?夫妻一方未经对方同意转让股权是否有效?(*)
13.结合《民法典》,分析盈利法人、自然人、非法人组织企业的区别对信贷防控的要求?(*)
14.表见代理如何运用?结合《民法典》关于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规定(*)
15.采矿权是质押还是抵押?会有哪些风险?(*)
16.格式合同法律风险: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如何处理?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规定不一致如何处理?
17.最高额担保业务法律风险:最高额担保和一般担保?高额抵押和普通抵押的区别?
[本大纲版权归老师所有,仅供合作伙伴与本机构业务合作使用,未经书面授权及同意,任何机构及个人不得向第三方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