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
讲师
|
时间
|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
侯红霞 1天
|
课程背景:
v 安全是企业长治久安的根基。2016 年国务院安委会下发了《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要求企业以此为依据,构建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企业作为落实安全责任的主体,如何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着力解决当前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是企业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v本课程以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为主线,重点讲解了企业为什么构建双重体系、什么是双重体系、怎样构建双重体系。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企业参训人员掌握“双重体系”建设的理念、方法、步骤和措施。
课程特点:
u 教授理念和方法,注重学员参与度
|
|
篇章
|
主要内容
|
|
|
课程导入
|
|
一、
|
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起源
|
(一)安全生产形势的需要
(二)国家顶层设计的需要
|
二、
|
我国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存在的问题
|
(一)模糊认识、不正确认识
(二)概念不清、内涵不清、界限不清,类别混淆
(三)管控机制缺失,管控责任落实不到位
(四)应急管理不力
|
三、
|
双重预防机制的相关概念
(解决概念不清的问题)
|
(一)危险、风险、危险源、隐患、重大危险源的概念
(二)风险与隐患的关系
举例:风险与生具有,隐患可人为消除
(三)危险源与隐患的关系
举例:
(四)危险源与风险的关系
举例:
(五)危险源与危险有害因素的关系
举例:
(六)重大危险源与重大隐患的关系
(七)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的关系
v讨论:以飞机、机动车为例,讨论“能量越高,风险就越大吗?”
|
四、
|
双重预防机制的安全原理
|
(一)能量意外释放
v事故发生的内因
(二)奶酪原理
v事故发生的外因
(三)海恩法则
v案例
(四)轨迹交叉理论
v案例
(五)蝴蝶效应
v案例
(六)墨菲定律
v案例
|
五、
|
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
(一)风险管控体系建设要求
(二)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流程
1、排查风险点
v风险点的概念
v如何确定风险点
2、危险源辨识
(1)辨识内容
v《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
v《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
(2)辨识方法
v工作危害分析(JHA)
v安全检查表(SCL)
(3)辨识要求
3、风险评价与分级
(1)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
v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MES)
v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4、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三)隐患排查与治理体系
1、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的关系
2、隐患排查程序
3、隐患治理方法
v安全检查表法
v安全标准化法
4、隐患分级排查
5、隐患治理
综述 :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的联系与区别
v联系:隐患来源于风险措施的缺陷或失控
v区别:风险解决“管不到”、隐患解决“管不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