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宏观分析看似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即,就像我们听经济学家论坛一样,听来头头是道,但落到实际应用上,除非是经济学家能给到实实在在的建议,否则我们用起来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
那怎样才能做到宏观分析和财富管理实践的简明、高效应用呢?
本门课程将基于财富管理实践应用的需要,总结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框架、逻辑和实战举例,让宏观分析成为助力财富管理奋飞的羽翼。
课程对象:支行行长、分行产品经理、高级理财经理
课程方式:理论培训、案例教学、现场演练、工具制作、实战研讨
课程大纲:
一、宏观分析在财富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1.客户的期待:保守型/稳健型/激进型
2.我们能做的:争取尽可能高的投资收益/追求尽可能好的投资体验/保持流动性
3.我们的工作路径:衔接客户端和资产端
4.我们面临的困难:理解客户的同时理解资产,客户适配的同时市场环境适配
5.宏观分析的价值
1)经济学家有没有“水晶球”
2)宏观上无近虑,有远忧
3)总结
① 宏观分析在财富管理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包括“方向选择”和“周期定位”;
② 帮客户以他们能够坚持的方式,保持走在中长期正确的大方向上,可能是我们能为客户做的,最重要的事。
二、宏观分析在财富管理应用的通识要点
1.周期思维
1)周期的本质是人性
2)历史不会重演细节,过程却会重复相似
3)举例:A股投资,一个有意思的“循环”
2.系统思维
1)宏观经济不是微观经济主体的简单加总
2)乘数效应
3)举例:如何回应客户关于经济“负面新闻”的担忧
3.货币经济学
1)可贷资金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真实的利率理论
三、宏观分析的基本框架
1.时间的尺度
1)一个好的研究者,应该既有望远镜,又有显微镜;
2)长期潜在增长趋势主要取决于供给端,短期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需求端;
3)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的缺口,是增长和价格变动方向的内在驱动。
2.宏观分析的长期框架(五年以上)
1)实物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力数量/全要素生产率
3.宏观分析的中期框架(一到五年)
1)周期性分析(美林投资时钟/中国版美林投资时钟)
2)结构性分析(经济结构/国际分工地位/主导产业/核心增长动力)
3)转型阶段的阵痛就类似于“成长的烦恼”
4.宏观分析的短期框架(一年以内)
1)建立高频监控数据库,及时捕捉异于中长期趋势判断的波动点或拐点。
2)流动性监控:资金供需/利率波动
3)需求面监控:信用派生/财政扩张/中观行业价格及库存周期、地产销售、拿地及新开工数据、辅以草根调研
4)举例:CPI-PPI/M1-M2
5.宏观分析的国情特征
1)中美宏观分析的起点不同
2)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
6.政治经济学
1)经济分析看能力和意愿,政治分析看动机和约束
2)举例:政治分析和行业选择
3)政策决策背后的权衡取舍:三阶段模型
4)举例:经济转型为何要发展资本市场
7.宏观分析的基本工具——经济指标
1)主要指标:景气类/增长类/通货膨胀类/货币信贷类/财政政策类
2)理解重要数据:PMI/GDP/通货膨胀/货币
3)报告数据:报告对你的论点有支持作用的细节
8.预测数据
1)短期:高频镜像法
2)长期:难点及应秉承的原则
四、宏观分析的使用路径
1.宏观择时
1)时间和空间预测不可兼得;
2)宏观是粗线条描述,拐点的确认通常要2-3个月,很多事后看到的宏观和市场拐点共振,站在拐点时刻并没有那么强确定性;
3)宏观更多的是评估当下所处周期位置、货币资金的流动,以及结构上的主要矛盾,对于择时有帮助,但并不是精确择时的主要依据;
4)估值是宏观资产配置策略中的重要部分。
2.基于客户预期投资目标的资产配置实战
1)预期投资目标的确认
2)大类资产配置
3)“风险平价”策略的应用
4)组合的动态调整
5)举例:以“10年年化20%”为目标构建组合
6)小结:构建“反脆弱”组合,不涨则已,一涨惊人
五、宏观分析和大类资产的关系
1.宏观分析和债券
1)债券的分类
2)债券收益的来源
3)纯债基金的收益来源
4)国内利率的长期趋势
5)当前债市投资小结
2.宏观分析和股票
1)股市走牛的驱动因素
2)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
3)如何理解股市当前所处的阶段
3.宏观分析和房地产
1)人口周期
2)城镇化率
4.宏观分析和商品
1)供需分析
2)地缘政治
3)利率/汇率
[本大纲版权归老师所有,仅供合作伙伴与本机构业务合作使用,未经书面授权及同意,任何机构及个人不得向第三方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