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银行的理财经理都声称自己在为客户做资产配置,但实际上仅是从简单的“账户余额配置”出发,将行内资金投入某一项或几项自己卖得比较顺手的产品中,造成客户群体“僵尸化”和“逐利化”,客户活跃度极低,客户经理工作被动。
课程设计理念:
1.本次课程,由财富管理价值观——资产配置理念,和方法论——理财规划案例练习,两部分组成。通过两天的学习,学员将充分了解资产配置基础模型,学会资产配置中的显性需求量化和隐性需求引导,从而实现从理念到产品的落地转化
2.培训将通过实用的量化需求分析工具,清晰计算客户在养老金、教育金、家庭保障方面的资金缺口,并提供数据计算逻辑,帮助客户经理在后续营销中,实现真正的“从客户需求出发”。在工具应用的同时,了解客户行外资产情况,为后续跟进打下基础
3.培训中将基金、理财、贵金属、保险产品等中收工具作为产品重点,帮助学员梳理各类产品之间隐秘的营销逻辑,达到无论客户来行想了解哪类产品,都将实现全类产品营销的实战效果
4.课程内容中设计了热门话题讨论和案例练习,帮助客户经理在面对类似问题或同类客户需求时,从容应对
课程收益:
1.摆脱单一产品营销的竞争红海,构建“大类资产配置”的核心理念,实现全金融产品的组合营销
2.在基金、保险、贵金属等产品组合上,强化银行个人客户经理营销实战技能
3.解决在各类金融产品配置及营销过程中的难点,掌握一套逻辑严谨的闭环营销话术
4.学会为现有客户提供一套完整的家庭理财规划
5.掌握客户后续转介绍的逻辑思维,在单一客户阶段营销结束后,发展同类客户,满足绩效可持续增长的需要
课程对象:分支行分管零售业务行长,零售部门总经理,财富顾问和客户经理,产品经理
授课方式:讲师讲授、视频演绎、案例分享、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讲师点评
课程大纲/要点:
一、行业现状分析(0.5小时)
1.我们是谁(sales or banker)
2.我们的优势与挑战
3.单一产品导向下的营销现状之局限
4.如何实现从“药品销售”到“专业医生”的转型
二、资产配置概念明晰(0.5小时)
1.资产配置中的“资产”,究竟是什么意思
2.资产配置V字穿透三步法
三、投资性资产配置及运用(4.5小时)
1.资产配置中的大类资产解析(股权+债权+商品+另类+……)
2.为什么——大类资产配置如何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为客户提高收益
3.怎么做——从风险测评结果到量化配比的资产配置建议(SAA)
1)基于风险承受力的大类资产投资比例测定
2)挑选优质产品的几大维度
3)通过产品组合,完成投资类资产配置方案(TAA)
4)资产配置与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之间的关系
4.资产配置的后续管理
1)如何通过资产配置再平衡实现“低买高卖”
2)市场波动下,如何利用“8大问题”,完成投资者教育
5.基金的配置策略与投后管理
1)如何挑选优质基金
2)一个公式,提升客户对理财经理的专业满意度
3)如何利用客户对亏损基金的关注,将“投诉”转化成二次营销的机会
4)基金定投管理的四大关键
5)如何通过“基金+保险”,实现教育金/养老金的储备
6.小组练习——在售投资类产品组合推介方案设计与展示
四、 流动性资产之量化配置及运用(0.5小时)
1.时间配置
2.空间配置
3.解决方案
五、保障性资产之量化配置及运用(5小时)
1.如何利用客户对“保本”产品的需求,开启保险营销话题
2.从人生的“16字箴言”,分析保障需求
1)自然会老之养老、教育规划与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营销落地
2)突然会病之医疗、重疾与保障型保险营销落地
3)偶然会残之意外险挑选一字要点
4)必然会死之财富(生前、身后)传承规划
3.家庭保障规划之基础风险排序与优先度选择
4.高净值客户大额保单规划要义——不同保单结构设计的不同功效
1)家企资产隔离需求与投保人设定要点
2)家庭未来现金流需求、婚姻资产保全需求与被保险人设定要点
3)财富传承需求与身故受益人设定要点
5.案例讨论与话术练习
1)案例1. “两个公式”+“三种可能”带来的重疾及养老金组合规划
2)案例2. “三个问题”引发年金保险的配置思考
3)案例3. 如何通过重疾险引发“友情账户”,带来客户转介绍
四、赵女士家庭理财规划案例练习(1小时)
1.每组分别完成讲师提供的客户案例,制定理财规划方案;
2.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选择2个组进行1v1台上演练;
3.针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分别邀请“客户”、“理财经理”进行复盘思考, 其他组给出点评意见,讲师进行综合点评
[本大纲版权归老师所有,仅供合作伙伴与本机构业务合作使用,未经书面授权及同意,任何机构及个人不得向第三方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