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来自职位和权威的领导力正在受到挑战,新生代需要有具人性光彩的领导力,从而更好地让员工发现工作的意义,爱上自己的工作,提升工作效率。
面对新生代对于工作需求的变化,领导者必须改变自己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模式,从设计工作、发现工作意义、满足新生代员工对于工作幸福感的需求中获得管理绩效,成为新生代领导力的核心。
历经泊明老师近20年市场沉淀与实战总结,“剧组式管理”所有方法、案例、工具均来自老师近20年对娱乐业中剧组管理的研究成果,和多年企业管理的一线实战经验。这些理念和方法久经验证,并在被不断成功地复制。
课程收益:
●学会剧组式管理,变每个岗位为一个角色,要员工接受自己的角色、认同自己的角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让管理者学会为工作赋予意义,让员工从工作中获得意义和满足感,提升工作效率;
●通过掌握剧组式管中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让很多管理成员的表演习惯和下意识反应,减少反复传达、屡屡犯错的现象;
●用剧组的管理方法,帮助员工形成价值共创共享、创造性高效协同的习惯和能力。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创始人、总经理、中高层管理者、职业经理人等;
课程方式:现场讲授+小组讨论+现场演练+案例分析等
(备注:授课时需要分组PK做互动加分,最终奖励第一名小组,需准备奖品)
课程大纲
签到:学员选择导演组、编剧组、演员组、服道化组
第一讲:团队管理面临的问题
对比分析:剧组面临的问题、企业团队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案例:自己拍电影的经历
导入:像带剧组一样带团队
一、管理者决胜未来的六大核心能力
能力1:设计感(Design)
能力2:故事感(Story)
能力3:交响力(Symphony)
能力4:共情力(Empathy)
能力5:娱乐感(Play)
能力6:意义力(Meaning)
案例:《全新思维》
二、用结构解决的问题(减少制度的强使用)
1. 分工是分工作(根据专业分工)
2. 分工是目标和任务分解
3. 分工是工作模块化
三、用制度解决的问题(减少开会)
1. 通告制度
2. 剧本制度
3. 拍摄日程表
案例:真实的拍摄日程表和剧本
第二讲:用营销思维做管理
导入:每一个问题员工背后都有一个需求未被满足
1)解决员工不想干的问题——须先知道未被满足的需求
2)激励员工的最好方法——让他们的某些需求从工作中得到满足
一、人对工作的需求有两种
导入:人性的需求:趋利和趋乐
问题:人为什么工作?——人对工作有需求!
1.实用性需求:挣钱的需求
2.娱乐性需求:快乐的需求
分享:京瓷经营哲学的启示:追求全体员工双层幸福,为发展做贡献
案例:谷歌的办公环境
二、人对工作的两种需求之间的关系
1.娱乐性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实用性需求更为强烈
2.娱乐性需求得到强烈满足时,实用性需求可以降低
三、管理问题也是营销问题:要回到服务或产品上
1. 雇员:雇主提供的服务体验不好
2.雇主:雇员提供的劳动服务不好
四、一个高效协同的神奇组织:剧组
1.没有固定合约却能高效协同
2.强烈的角色认同感
3.创造性地工作
4. 企业组织中的团队目标:像剧组一样高效协同
五、从剧组中懂管理:关注员工娱乐性需求
1.工作兴趣
2.社交需求
3.自尊需求
4.自我实现需求
互动:员工需求满足自检
第三讲:跟着剧组学管人
一、像剧组一样选人:不是招聘是选角
1.你招聘的是演员(建立演员心态)
2.招聘就是选角色(任务是扮演角色,不是补空缺)
3.赋予角色名字和重要的意义(从招聘开始培养员工的演员心态和角色思维)
案例:迪士尼的招聘
二、像剧组一样用人:不是给岗位,而是给角色
1. 给一个角色——演员心态和角色意识
2. 为角色命名——赋予工作意义
3. 托付清晰的目标和任务——“剧本、拍摄计划和通告制度”
4. 提供有限制的创作舞台——既有剧本约束也有自由发挥
6. 提供装备——给他一个符合角色的管理道具(服装和道具)
5. 查看结果——不看人际关系,只看合作的结果
7. 变公司为舞台——给员工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案例:迪士尼的员工上岗
互动:下发职场剧情大纲给导演组,要求导演组的同学开始选人建组
第四讲:跟着剧组学管事
一、赋予工作意义
导入:戏剧是意义的建立者,为工作赋予意义
1. 工作趣味化(游戏化)
2. 工作主题化
3. 工作情感化
4. 工作艺术化
5. 工作的价值观
二、变产品为作品
1.为工作命名
2.为工作署名
3.确定工作主题
4.为工作注入情感
5.为工作讲故事
6.利他的意义
三、变工作为创作
1.工作共创机制
2.尊重每一个人的贡献
3. 允许即兴发挥
4. 一次进步都肯定被看见
四、为团队命名
——名称即意义,名字即意义
案例:华为的军团制度
五、变制度为剧本
1. 制度文本化、可操作化:计划要具体可执行
2. 制度可视化:清晰地画出来
3. 制度流程化、标准化:拍摄计划、通告
方法(让一个人快速变专业):给他一个专业的剧本
案例:德胜洋楼的制度剧本华
互动:每一个剧组开始创作自己的剧本
第五讲:像剧组一样为团队赋能
一、剧组式培训
1. 戏剧既是育人,管理既是育人
2. 岗前培训:让员工体验角色,从岗前培训开始
3. 排练式培训反复排练、思考的六顶帽子,管理道具的引入
4. 演技培训:语言、动作等表演技巧、即兴表演
5. 汇报演出:团队配合、汇报演出,登上舞台,培养舞台感
案例:迪士尼的服务培训
二、领导力就是导演力
1.像导演一样讲戏;强化工作的意义、角色的意义
2. 服装造型:让员工进入角色
3.分配角色:变岗位为角色,根据剧情需要演出,不固定角色
4. 给员工一个剧本:制度既剧本
5. 创作自己的管理语言:形成自己特定的管理对白,让指令有回应
6.创作自己的管理动作:形成自己特定的管理动作,变行动为艺术
三、像剧组一样做激励
1. 意义激励:做有意义的事,意义驱动
2. 文化激励;变文化为戏剧,让每个人表演都被更多人看见
3.承认价值共创;让每个人的贡献被看见
4.创作价值共享;让员工的优秀被更多人看见
5.让员工的表演被看见;被看见是最好的激励
6.让员工表演被看见——需要看见的渠道和看得见的观众
汇报演出:管理场景即兴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