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其他各类所有制企业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本课程针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存在的导向不明、模式不清、方法不当等问题,进行政策和操作要点解读。
【课程收益】
1.了解国企混合所有制政策导向;
2.掌握国企混改模式、股权结构、投资者选择设计;
3.学会混改操作规则,转变混改后治理机制。
【课程特色】采用讲解(政策导向+30个操作要点)+案例剖析(20个以上)方式授课,政策导向准,操作要点讲解到位,案例针对性、示范性强。
【课程对象】国有企业的公司领导、组织人事、企业管理相关人员
【课程时间】3h
【课程大纲】
一、总体要求
1.国有企业的定位
2.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3. 新时代混合所有制的背景、作用及定位
4.新时代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节点
5.混合所有制的基本原则及要处理的关系
6.国企混改相关政策及相互关系
7.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展及主要经验
二、混改战略设计
1.可以开展混改的业务或企业范围
2.混改设计和实施的整体蓝图及考虑因素
3.混改的五种基本模式
4.上市公司及下属企业推动混改的方式
5.重资产和亏损性企业推进混改的难点与方式
6.新设企业方式推动混改的方式
7.混改成功的标准及问题和挑战
三、股权结构设计
1.混改企业股权结构设计的主要关注点
2.国资控股/参股条件下的最优股权结构
3.通过联盟型混改建设产业生态圈
4.有风险的混改股权结构
5.混改中国有股权比例的底线限制
6.混改后国有资本参股要解决的配套问题
四、投资者选择
1.投资者眼中的混改“靓女”
2.投资者的主要类型
3.理想的国企混改投资者的特征
4.设定投资者引进的条件
5.混改投资者的投资及付款方式
6.投资者开展尽职调查过程中的关键事项
7.引入投资失败的主要原因及提升成功率的有效方法
五、规范操作规则
1.混改方案的制定及审批程序
2.混改股权定价的基本原则
3.国有股权挂牌交易要求及产权交易机构
4.混改中的“职工安置”
5.混改中资产评估涉及的政策规定和操作重点
6.混改中有效展开审计工作的核心要点
六、转变治理机制
1.对混改企业的管控模式
2.推动授权机制的作用发挥
3.混改企业组建实质性董事会
4.推进混改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
5. 国有控股/参股混改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