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股份)为世界500强的一流企业,其团队的中、高阶层领导人才战略思维必须有全球化的视野,方能使中交股份与时俱进。
企业组织的经营首先必须了解管理,而全球管理趋势主要有中、美、日的差异,而生处于中国的中交股份,其中、高阶层领导人才必优先了解中国式管理的精髓,如此才能立足中国,胸怀世界,发展成为全球第一流的企业。但是为什么西方的管理思想、管理工具一旦落实于中国企业,往往就会出现严重的水土不服现象?究其原因,在于没有进行企业本土化改造与中国企业管理脱节。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曾说”管理必须与当地的风俗民情(民族性)相结合,方能发挥效果。”因西方管理重视做事的效率,有条不紊、巨细靡遗的让人易学易用,所以在企业管理功能中凡看得见具有一致性标准的事物层面如规划、控制、财务、生产、计算机高科技等均可认同西方的规范,勿标新立异;但在无法标准化的人性面如领导、沟通、激励功能就必须结合中国式管理及中华文化的国学经典有效融入民族的特性与风俗民情,有效的因地制宜、随需而变,对中、西方管理有更客观合理、全盘性的分析了解,使中交股份发展得以与时俱进。
中国式管理需善用易经的智慧,并要能会通中国的国学经典的各家重要思想,其中兵家告诉我们经营管理的智慧并能掌握市场先机;法家让我们了解君王层级并掌握法、术、势的三角关联运用;道家思想蕴藏丰富的中华文化历代君王的领导智慧;儒家则让我们懂得君臣的应对进退之道;而易经总其大成建构和谐的组织文化。若中交股份中、高阶层领导人才能以了解中国式管理为基础,整合东、西的管理特色并能有效互补,使其『返本开新』,未来将再开中交股份更强、更大、更久、更有价值的新局。
¢培训目标:
中、高层领导者能拥有全球化的视野并了解东、西方在管理的差异,进而有效的掌握中国式管理精髓,使企业组织能够因应市场需求进而迅速有效合理的随机应变。
提升组织中、高层领导人才,对中国国学经典的兴趣,有助于建立中交股份成为第一流的企业,并使领导者先从修己做起,方能安人(安员工、安股东、安顾客)。
中、高层领导者能在短期内了解中华文化的国学经典:儒家、道家、兵家、法家、释家等等,各家思想要义及运用在现代企业的关键时机,使企业管理能与时俱进。
¢课程大纲:
一、全球化主要有东西文化的分别:
1.西方文化特性是分大于合,以个体的对立看事物,其意识为二构成一。
2.东方文化特性是合大于分,以整体的和谐看事物,其意识为一内涵二。
3.全球化视野的今日,必须在和合中保持分别,同时在分别中保持和合。
二、全球管理趋势有中美日的差异:
1.欧美式管理:特别重视事物绩效,重在高层领导魅力,着重高层培训。
2.日本式管理:特别重视人的团结,重在基层团结意志,着重基层培训。
3.中国式管理:人和事要能合着看,重在中层应变能力,着重中层培训。
三、中美日三种管理的型态与特性:
1.欧美式管理:为法制约束型,尊重专业性的评估,主张多数超越少数。
2.日本式管理:为绝对服从型,极力要做到一致性,倡导多数协调少数。
3.中国式管理:为以人为本型,常常会把专家气死,务须多数互动少数。
四、中国式管理需善用易经的智慧:
1.高阶主管是天,重权力,不明言,道家;如树根,要让干部放手去做。
2.中坚干部是人,重责任,要慎言,儒家;如树干,老板、员工的桥梁。
3.基层员工是地,重福利,要明言,墨家;如树叶,欣欣向荣客户就多。
五、中国式管理要能会通国学经典:
1.儒家四书经典对经营管理的启示
Œ儒家:在顺境时,教我们要拿得起。
论语孟子:了解仁和礼的核心思想。
Ž大学中庸:从至诚中提升自我心性。
2.道家老子庄子对经营管理的启示
Œ道家:在逆境时,教我们要放得下。
老子: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君王之道。
Ž庄子:从寓言中让我们能回归自然。
3.法家韩非子对高层领导统御启示
Œ管理在法、术、势的三角关联运用。
君王分为上君、中君、下君的差异。
Ž领导者的致虚守静修养与危机意识。
4.兵家思想使国学经典灵活运用
Œ建构组织文化:五事七计十二诡道。
经营战略规划:知己知彼迅速作战。
Ž商品策略:先为不可胜的门坎策略。
组织运作:奇正之道常山之蛇策略。
领导统御:慎怒兼顾利害避开五危。
六、中、西方的管理要能有效整合:
1.管理功能在有标准的(事物层面)规划、控制学西方管理,勿标新立异。
2.管理在较无标准的(人性层面)领导、沟通要学中国式,方能随需而变。
3.管理目的在于使组织领导者领悟国学智能的用人之道达成人力自动化。
4.中西方管理执行顺序差异:西方是法è理è情,中国人是情è理è法。
5.中西管理的圆满结合:事物层面用西方管理,人性层面用中国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