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培训网-企业培训首选服务平台!
姜新旺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发展新格局新思路新趋势——当前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形势分析、金融业发展趋势与产业投资机会

姜新旺:人才体系培训讲师
人才体系 乡村振兴 经济形势
常驻城市:北京 课酬费用:面议

课程大纲

第一篇当前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形势分析与2023展望

一、中国式现代化与“双循环”下中国经济发展新格局

1.中国经济的问题:结构性失衡,大部分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

2. 本届政府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总体规划)

3.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外部冲击:美国发动贸易战真是目的—阻碍中国的产业升级,企图将中国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

4.“双循环”下中国经济发展新格局:”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的新发展(未来中国发展的基本逻辑: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

5.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新思路:“三新一高”+“重要抓手”

二、当前我国外部环境分析:如何理解风险挑战明显增多
1.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我国和全球经济增长分析预测
2.俄乌冲突对全球(我国)经济、金融、产业的影响与金融制裁最新进展
3.主要经济体量化宽松退出与美联储加息进程分析与展望

4.中美经济金融博弈最新进展
5.台海局势分析

三、疫情下的中国经济:冲击 成绩 问题 展望

(一)疫情以来,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分析(冲击 成绩 扰动)

1.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

2.物价(CPI PPI)

3.消费

4.投资

5.外贸

(二)中国经济复苏中存在的问题: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牢固

(三)我国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但仍有小幅波动,当前正处于经济回稳最吃劲的节点

(四)两个结论: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周期之母,也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支柱

(五)2022经济增速预测与2023年宏观经济展望

(六)未来中国经济中长期走势

第二篇金融业发展新趋势:行业趋势 政策趋势 商业模式趋势

四、双循环新格局对中国金融业提出的新任务与新机遇(行业趋势)

第一,从双循环发展格局评估看,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明显落后于中国实体经济开放程度,在支持双循环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开放)

第二,在双循环的过程中,金融体系需要创新性地做出调整,以更好服务于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创新)

第三,在经济双循环格局下,中国金融体系要更加关注普惠金融,更加强调服务于中小企业,服务于更广泛的长尾客户。(普惠)

第四,经济双循环需要中国金融体系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金融和绿色金融。(绿色)

第五,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需要在开放中积极地调整创新。(监管)

五、从“十四五”规划纲要看金融改革(政策趋势)

1.十四五规划关于金融方面的内容

2.从“十四五”规划建议看金融改革——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结构性问题)

(1)结构性货币政策

(2)利率市场化改革

3.从“十四五”规划建议看金融改革——金融体系建设改革紧扣“现代”

(1)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2)利率市场化体系和基础货币投放机制面临长期改革

(3)顺应世界数字化时代的变革潮流,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有望在“十四五”期间登上历史舞台

(4)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更好地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

4.从“十四五”规划建议看金融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1)资产管理回归本源

(2)房企融资监管

六、我国新兴金融业态的发展趋势

1.新兴金融业态的类型

2.我国新兴金融业态发展的新趋势(多样化、融合化、数字化、实体化)

(1)) 服务形式和商业模式不断创新

(2)向传统金融领域的渗透日益深化

(3)网络与数字技术趋势较为明显

(4)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日趋紧密

3.我国新兴金融业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的策略

七、互联网时代金融业商战新兵法:生态战的势、道、术(商业模式趋势)

思考的两条主线:

其一、跨界学习

跳出金融看金融、跳出金融学金融、跳出金融干金融

其二、取势、明道、优术

------《长江商学院》校训

第一篇势——取势,方可因势而变

⊙环境、客户、对手、商业模式、竞争格局等正在发生什么变化?
⊙当前对我们银行业存在哪些重大挑战与机遇?
⊙当前面临哪些“风口”?

势一:外部经济环境已发生根本性逆转。

势二:生态系统竞争时代已经迅猛来临。

势三:互联网金融让我们面临空前巨变。

势四:电商与信息化时代扑面而来。

势五:移动互联与O2O时代正呼啸而至。

势六:新新人类、吊丝逆袭等渐为主流。

势七:去中心化已经成为管理日趋主流方式

势八:银行业的下半场之变

势二:生态系统竞争时代已经迅猛来临。

表现特征:

世界是平的——行业边界正快速消融,“跨界”无所不在。

商业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生态战正快速改变传统规则。

开放式战略正发挥巨大的“核”威力

未来地位取决于你在生态的地位

这个世界,已经进入“打劫”与“打群架”的时代

案例1:京东——“乡村推广员”(浙江富阳 桐庐)

案例2:阿里——“村淘合伙人“(农村淘宝2.0版)

给银行业带来的变化:

我们在固守“铜墙铁壁”般边界的同时,

却承受者边界外巨头的跨界猛攻

就如当年我们在沉醉于“农业社会”封闭式、产品式、公司式的成功时,却忽视了“工业社会”的“蒸气机时代”正呼啸而至

究竟生态系统是个啥玩意?

生态系统有哪几个核心特征?

生态系统竞争的前世今生是什么?

生态系统为什么有超级巨大的威力?

生态系统竞争将对银行业产生什么深远影响?

生态系统构建”四板斧“ :

建平台(抢入口)

聚用户

开放式

(重中之重、要中之要、难中之难)

广跨界

案例3:BAT 生态系统案例

第二篇 道——明道,方可走对大方向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定方向
⊙定战略,
⊙定原则

银行转型

应当首先彻底想清楚、想明白、想彻底、下决心的七道关键题

1、经营方向上:A、固守主业 B、跨界融合

2、经营模式上:A、公司 B、生态系统

3、平台思维上:A、封闭式 B、开放式

4、经营方式上:A、纯地面 B、地面+空中

5、经营策略上:A、单打独斗 B、异业结盟

6、经营工具上:A、传统手段 B、互联网金融

7、经营管理上:A、中心化 B、去中心化

想清楚这七个问题,也就实现了银行的“明道”

拘于金融看金融

拘于金融学金融

拘于金融干金融,

路,将越走越窄

跨界吧,银行!

跳出金融看金融

跳出金融学金融

跳出金融干金融

路,将越走越宽

双拳难敌四手

再强大的巨人,

也难敌群狼的持续进攻!

打群架吧,银行!

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

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伙伴

银行要成为区域的“武林盟主

案例4:平安的生态系统战略

第三篇术——优术,方可实现大目标

最终,一切要靠实战来落地!
⊙文无定式、兵无定法
⊙没有最优、只有合适

1.完善平台(抢入口)

完善物理平台

完善空中平台

完善金融覆盖

2.广聚用户

建议“广聚用户”采用的三大“杀手锏”

建议“广聚用户”采用的三大“基本原则”

3.开放融合——开放的原则,建议研读马化腾的《八项原则》

4.跨界整合

跨界方式跨界方向

跨界要求

跨界预计

第三篇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八、“双循环“的六大产业机遇

1.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消费升级与消费热点产业)

2.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与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

3.科技创新带来的进口替代产业发展(科技前沿领域公关产业)

4.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产业、新动能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数字经济重点产业+数字经济应用场景产业+新基建产业)

5.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新型城镇化带来的产业新机会

6.对外开放将迈入新阶段与高水平的产业新机遇

九、未来3大产业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支柱

(一)现代制造业:6个细分领域

1、特高压输电电装置

2、数控数控机床

3、航天器制造与航空器制作

4、高铁装备技术

5、现代船舶制造与海洋装备制造

6、核电装备制造

(二)现代服务业:4个细分领域

1、商务服务业

2、精神服务业

3、生产服务业

4、消费服务业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8个细分领域

1、生物工程

2、AI

3、节能环保业

4、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

5、新材料

6、高端装备制造

7、新能源

8、新能源汽车

十、碳中和产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机会分析

1、政策回顾|2022年碳中和相关政策密集出台

2、能源生产:碳中和路径下的行业演化框架

3、电力基建:能源革命催生储能与特高压需求

4、能源消费:交通制造与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

5、绿色金融:碳中和产业的全方位投融资支持

6、投资分析:长期空间广阔,短期警惕高估值

十一、房地产发展趋势与投资策略

(一)中国城市化政策的重大调整与城市的分化

(二)房价六大因素分析:人口+货币+经济+土地+利益+政策

(短期看资金,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

• 房地产价格单边上行之谜:货币恐慌+资产荒

• 股市是改革热点的晴雨表

• 楼市才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区域)

• 房地产长期看人口:用脚投票的选择,中国人口正在进行一场大迁移

(三)近年来房地产投资趋势分析

(四)近期房地产调控政策与房地产金融的变化

(五)专题:解开“房地产税”的面纱(房地产税改革试点解读及其影响)

(六)调控下房地产投资心得与投资建议—变与不变

姜新旺的其他课程

有需求找员培
-- 1000+实战师资团队 --
极速匹配师资,定制方案
人才体系相关培训师
  • 理清
    职业化和团队建设培训专家
  • 胡八一
    赢周刊人力资源版特约顾问
  • 张启新
    企业管理咨询、培训顾问
  • 陈山枝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 孙行健
    咨询顾问/首席专家
  • 陈钟
    北京大学教授
人才体系相关内训课
人才体系相关公开课

讲师内训服务流程

1
匹配师资
根据企业需求匹配最佳讲师课程
2
课前沟通
安排讲师与企业负责人课前充分沟通
3
确定课程
讲师根据课前调研确定大纲并经企业确认
4
制作物料
我方打印课程讲义、桌牌等课程所需物料
5
讲师授课
安排讲师到场授课,企业组织学员参加
6
课后服务
课后回访学习情况并持续服务
邀请姜新旺老师内训
下载课程大纲
提交成功,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