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如何培养和激励下属》培训课纲
主讲老师:梁永存情商管理、中层管理技能、领导力、有效沟通、TTT培训职业化
课程受众:高中层管理人员、储备干部
课程时间:1-2天
课程时间:1-2天
授课方式:案例体验+实战方法+录像观赏+角色扮演+提问互动+分组讨论+精彩点评
授课特色:课前做准备度指导+课中将知识系统化及实操演练+课后做知识转化为绩效指导
课程背景:
如何让自己的优秀技能copy到员工的身上?
如何让员工从“让我做”变成“我要做”?
如何找到每个人的需求点?
如何使用非物质激励手段来激励员工?
如何让团队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积极主动地完成目标?
有些业务骨干提拔上来的干部,只相信自己能干好,不会指导下属干
有些上司想培养下属,但不知什么时候培养,如何辅导
有些上司担心把下属培养起来,对自己有威胁
下属没成长,没事干,不被重视,就会士气低落,甚至离职
管理者的培养和激励能力一直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因为杰克韦尔奇说过:在你成为管理者之后,你的成功来自于下属的成长。所以管理者要最大限度挖掘下属的潜能,使其发挥到最大。因此,《管理者如何培养和激励下属》是管理者有必修课。
理论支持:
著名管理顾问尼尔森提出,未来企业经营的重要趋势之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不再像过去那样扮演权威角色,而是要设法以更有效的方法,激发员工士气,间接引爆员工潜力,创造企业最高效益。以激发士气为目的的激励,需要全新的理念。
企业绩效的提升依赖每个员工持续而忠诚的努力。员工的动力来自需求的满足,需求产生不平衡,不平衡会激发员工动力,使其不断前行。员工既有保健因素——基本需要的渴求,也有激励因素——高级需要的期待。在公司提供基本需要满足的基础上,我们将重点讨论非物质激励因素,以及培养(辅导)员工成长的过程。
课程优势:
培训难在转化与落地。而要实现这最优的转化与落地,需要:
需求先行:培训是以需求为导向,需求包含对企业领导者、企业组织者、培训参与者三方的调研。这样,可以从企业、组织、员工三方的共同参与中安排培训内容。
课程架构:科学的发展经过了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三个阶段。很多课程停留在哲学思辨的“我认为”和经验描述的“我发现”阶段,缺乏理论支持,本课程以群体动力为基础,从“所以然”的角度为课程做好支撑。
内容安排:培训与教育不同,教育重在知识,培训重在技能。本课程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方式,鼓励学员思考,以促进学员的行为转化。
案例辅助:案例是培训的装饰,没有案例的课程是枯燥乏味的课程。本课程案例的选用将注重工作+心理两个层面,既能激发员工兴趣又能推动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培训焦点:注意力决定能量!培训的焦点决定学员的收益。本课程以提升思考力为始,以促进行为转化为终。采取教练的方式,动其情、察其理、明其智、促其行。作为一名心理学资深教练将结合临床心理学知识最大程度挖掘学员潜力,做到理论、方法、动力的相互结合。
课程收获:
让学员
- 明白培养和激励下属是管理者的重要职责
- 学会找到下属表现不好的真正原因
- 知道培养下属的最佳时机和培育重点
- 掌握培养和激励下属的流程、步骤和方法
- 提高培养员工的能力,让团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团队资源
- 提升激励员工的能力,让员工和管理者一起动起来,打造自动自发的团队
课程大纲:第一部分培养和激励员工是管理者的责任互联网思维对企业造成的巨大冲击就是组织需要个人,而个人却不一定需要组织。那么作为组织中的管理者如何激发和培养下属就成了当务之急。管理的实质---最大限度地提升下属的能力,挖掘下属的潜能,使其发挥到最大员工激励的两种人性假设个性差异与激励和培养的思维视频赏析:团队是如何取得高效业绩的?管理者成功的标准:依靠下属,实现组织目标向榜样学习:知名企业如何培养和激励下属员工工作行为的冰山理论员工行为改善的系统解决方案员工的四种区分:意愿行为四象限第二部分正己,做一个能培养和辅导员工的管理者培养和激励员工本位一体。不断成长、对工作拥有参与感和成就感等即是组织需要也是员工期待。而管理者要做好自己,才能激发他人。管理者面临的挑战员工对管理者的要求培养和激励员工时要做好的四大角色辅导和培养下属的时机培养和辅导的流程第三部分培养和辅导员工的五步法员工在企业中能否得到成长,在工作中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始终是决定员工去留,工作满意度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和辅导员工成长呢?建立关系营造一个融洽的环境洞悉激励员工的基本动力明确目标确立正向描述的目标聚焦——关注具体化的目标澄清现状帮助员工澄清困境去除演绎,立足当下五步脱困法挖掘资源挖掘自身优势利用性格智慧练习:四象限矩阵达成共识制定行动计划强调责任意识鼓励庆祝第四部分有效激励的理论与方法在Fried和Ferris(1987)年的元分析研究结果来看,激励员工,提高员工满意度是方法可以遵循的。即:工作认同、技能多样性、工作重要性、自主性、工作反馈。激励的心理学原理:刺激—需求—行动工作能够为员工提供成长和挑战的机会吗?两类离职原因中共有的一环发展,人的基本需求员工的价值与期望实现工作期望与特征需要、效价和欲求员工会从以实现的目标中得到奖励吗?激励的时间选择对于行为结果可能性的反馈可用的激励类型个体激励与群体激励期望理论奖励与惩罚案例讨论:如何让员工积极、高意愿地接受公司的挑战性任务第五部分培养和激励员工时管理者需要具备的能力管理是沟通的过程,培养和激励员工是管理者的责任,那么如何更好的行使这一任务,在工作中实现共同成长呢?除了上述方法以外,管理者还需要具备如下能力。有力的提问改变无效的提问模式同理的倾听倾听的障碍鼓励员工去发现区分演绎与事实不要故事,去除演绎认知重构回应促进行动的反馈技巧反馈的三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