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与解决》提升版
课程定位——解决复杂问题的系统思维和整合思维技巧
课程背景及意义:
1. 管理者每天面临的主要工作就是分析、思考和决策,因此,管理者的思维技巧和效率,将决定他的工作成效。
2. 在当今复杂、多变和不确定性的内外经营环境下,企业中高层管理者面对和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只有具备较强的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能力,才能成为胜任和优秀的“高级问题解决者”。
3. 面对难以解决的复杂管理问题,管理者不缺少一般工作思路和方法,而是不具备系统思考问题的思维技巧,以及整合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就在于能否弥补这块思维短板。
4. 两大思维对于管理者的根本意义在于:
——系统思维是有效管理必备的思维模式!
——整合思维是有效领导必备的思维模式!
课程目标:
1. 以“理念—方法—工具应用”三部曲为课程主线,帮助学员掌握和运用系统思考的方法和工具,以提高识别、分析和解决复杂管理问题的能力,帮助管理者实现有效决策,提升管理效能。
2. 通过对整合思维的学习训练,帮助学员运用讲师总结提炼的整合思维技巧和工具,培养解决复杂管理问题能力和决策能力,帮助领导者在复杂变化的内外经营环境下,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机整合,发挥最大协同效应,实施有效领导。
课程内容大纲:
³ 主讲:柳瑞军
³标准课时:12课时/2天(适用于讲座、公开课及内训)
³适用对象:(1)适用于高中层管理人员;(2)建议参加过“问题分析与解决”相关学习和培训,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升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学员适用。
³授课方式:互动授课,实战演练,实战实用。
³ 课程安排:
|
第一天 解决复杂问题的 系统思维
|
第二天 解决复杂问题的 整合思维
|
上午
|
主题一:有效管理必备的思维模式
主题二:系统思考方法
|
主题五:成功领导者的思维模式
主题六:解决问题的“逆向整合法”
|
下午
|
主题三:人员管理的系统思维
主题四:工作管理的系统思维
|
主题七:解决问题的“观念融合法”
主题八:协同整合法
³ 课程大纲:
第一天:有效管理必备的思维模式 ——系统思维 主题一: 系统思考——有效工作的必备思维模式
1. 缺乏系统思考的表现及危害
2. 系统思考的障碍
3. 系统思考的精髓与原理
4. 系统的结构和系统循环图
5. 系统的功能和要素分析
6. 系统思考的机制前提
→双环学习与学习型组织
7. 经典案例分析
主题二: 系统思维方法训练
(一)本质思维法训练
1. 求证问题存在的假设
2. 双环学习法
3. 二元归纳法
4. 强制质疑法(5WHY发问法)
5. 批判性思维
(二)整体思维法训练
1. 放大解决问题的系统
2. 全环境思考
→跳出原来的框架思考
3. 全组织思考
→传统组织的局限
→有机组织与无边界管理
4. 全纬度思维
→问题的五个纬度
(三)关联思考法训练
1. 系统的结构
2. 世界万物有关联
3. 切换解决问题的场景
4. 强制关联法及练习
(四)动态思考法:解决问题遵循的原则
1. 动静平衡
2. 兼顾近期与长期
3. 系统的改善
主题三: 人员管理的系统思维
1. 人员管理的系统分析框架
2. 人员管理的本质分析
→分析人员管理的要素
3. 寻找关键问题和差距
4. 团队问题常用的系统思考工具
5. 课堂应用练习:运用鱼骨图法系统分析问题
6. 案例分析:问题无法有效解决的根本原因
主题四: 工作管理的系统思维
1. 有效的管理过程
→管理效能分析图
2. 有效的工作系统
→工作系统循环图
3. PDCA工作法分析
4. 执行阶段的关键点控制
5. 管理效能与资源配置创新技法
6. 应用工具:《四维度反思检查表》
7. 案例分析:海尔等知名企业的系统创新
第二天:成功领导必备的思维模式 ——整合思维 主题五: 成功领导者的思维模式
1. 整合思维是领导工作成败分水岭
2. 整合思维是企业升级转型的利器
3. 复杂环境下领导者的整合思维
4. 整合型领导者的思维特征
5. 整合思维解决问题的三大技巧
主题六: 解决问题的“逆向整合法”
1. 效用的逆向整合
2. 目标与过程的逆向整合
3. 目的与手段的逆向整合
4. 目标倒推整合技术
→ 宝洁的全球资源整合
5. 逆向整合头脑风暴
主题七: 解决问题的“观念融合法”
1. 企业家的观念整合
2. 调不可调之事
→ 王石的处事艺术。
3. 融不可融之物
→ 任正非的“灰色管理”和文化变革。
4. 鱼和熊掌兼得
→ 雷富礼的整合思维
5. 观念融合与决策过程
6. 训练工具:强制反驳技术
主题八: 协同整合法
1. 关系的协同整合
→ 利益整合
→ 观念整合
→ 人际关系整合
2. 工作的协同整合
3. 综合案例分析
4. 应用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