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中国社会人情】(讲座一)
※看法决定活法。※本立道生——以人为本。
一、 是称“国学”,还是称“传统文化”?
为了学术的门道?为了生活的味道?——有传统,才有自信。
※人不一定被改变,但一定会被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乃是中国人的心智之本;是中国社会的关系之本;是中国主流人群的行为之本。
文化必有特征:1-;2-;3-;4-;文化必有作用:1-;2-;3-;4-;
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子文化。行为文化?
文化滥化;文化危机;文化力量。文化传承!
二、何谓“精要”?
面与点;精与通;——坚守常识,比更多知识重要。
中国传统文化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典型特征:1-;2-;3-;4-;5-;
传统文化精华要知道!知道-认知-趣味-体验-欣赏-喜欢……
※喜欢,才有精华。会生活,才有文化。
三、何谓“人情”?
人是什么——需求劳动关系七情六欲需求层次论
《中国文化要义》《中国人•中国人的性格》;三个经典故事(比较中外心智差异);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天生就有的东西,而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形成的,因此不能离开人的社会关系去到单个人身上寻找人的本质。
所谓人情,是因种族血缘、自然与社会环境、教育和经历的影响,所逐渐形成的人们相对固化的思维、观念和表达的惯性。
人情-心智——不同社会人群案例与解析;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人情-表达——1-;2-;3-;4-;5-;
延伸学习建议:书籍;小说;电影;电视剧;
四、共勉:心态大于技巧习惯强于知识价值在于坚持
讲座时长:
6-12
小时(
1-2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