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伴随着组织规模的发展,人才梯队的建设,储备干部要及时完成从自我管理到团队管理的思维与角色转换。此时对于什么是管理?管理以什么做导向,以什么来检验?这些管理问题都需要进行审视。实际工作中,情与法的平衡也需要把握,这往往是达成员工对团队、对组织认同的关键环节。本课程从实践案例出发,以工具为依托,系统阐释了新时代背景下管理人员,尤其是在组织规模发展时的管理人员要掌握哪些管理技能、如何培养责任意识,并完成管理者角色认知与转换,让储备干部打下坚实基础并爆发管理潜能。
【课程收益】
1.使储备干部了解管理的本质,塑造管理思维,掌握管理的原理,掌握管理教练的核心技能;
2.明确管理者角色的概念,认识到管理者在履行工作职责时所承担的各种不同角色及其重要性;
3.掌握高效团队管理的重要工具,能够根据任务情景对团队成员进行精确盘点。
4.了解作为一位管理者的责任视角,并能够完成管理者责任视角的转换。
【课程对象】
企业储备干部
【课程时间】
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第一单元 :管理的本质
1、管理能否被复制?
1)管理可复制的是技能
2)不可复制的是管理者当下的状态
3)觉察——选择——责任
2、管理的关键步骤
1)管理演练:一根手指能否劈开铅笔?
2)高效管理六步走:意愿、能力、示范、分解动作、精准目标、即时反馈
3)管理=人+事=目标
管理工具:基于任务情境的人才盘点
3、现代团队管理的内涵
1)管理团队不单要管人,还要管事
2)管理团队不单要管内,还要管外
3)站在内部角度对人进行管理的两个要点:辅导、激励
4)站在内部角度对事进行管理的两个问题:流程、标准
5)站在外部角度对人需要理解:客户、需求
6)站在外部角度对事需要懂得:产品(服务)、创新
研讨案例:开会表决
2、管理只对绩效负责
1)绩:提高收入、增强竞争
2)效:提升效率、提高效能
研讨案例:自愿与不自愿
3、管理的权、责、利分配
1)权利是起点
2)责任是路径
3)利益是终点
4、管理要为经营服务
1)经营是选择正确的事情
2)管理是让员工把事情做正确
5、管理要达成组织的哪个目标?
1)组织战略目标
2)部门绩效目标
3)个人行动目标
6、管理的关键核心
1)管理平台不是用来改造人的,而是让不同的人在最合适的位置做出最大的贡献
2)管理是用人做做事达成企业目标
第二单元 :管理走进新时代
1、 从工业时代管理到互联网时代管理
工商业时代管理:通过分工提高效率
互联网时代管理:通过协同提升效能
2、后BAT,TMD时代对管理的挑战
1)信息越来越复杂化
2)价值越来越多元化
3)管理越来越网格化
3、时代跨越的管理逻辑
1)法在前、情在后
2)在不连续性中寻找连续性
3)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4、情境管理的干预方式
1)意愿低、能力低:推销
2)意愿高、能力高:授权
3)意愿高、能力低:告知
4)意愿低、能力高:参与
练习:基于工作准备度的人才盘点
5、新时代管理者角色认知误区
1)对上:民意代表
2)平行:借位管理
3)对下:错位管理
4)对外:逆位管理
6、新时代管理者角色定位
1)对下:指南针、平面镜、引导者、催化剂
2)对上:放大镜
3)平行:哈哈镜
4)对外:显微镜
7、新时代管理者的人才梯队建设
1)团队成员的定位
2)九宫格的启示:分环境还是分素材?
3)梯队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方法
练习:人才梯队九宫格
第三单元: 管理者责任
1、管理者在企业中的责任
1)对上级:辅佐——主动思考,相互成就
2)对下级:辅导、激励——辅导能力,激励意愿
3)对平级:协同——同频协作,同步配合
4)对客户:协助
2、三脑原理对管理工作的启发
1)安全脑——本能呆、打、逃
2)情绪脑——尊重、认可、信任
3)思考脑——高流明创造力、合作
3、人的四种思考方式,人都有选择的权利
1)认知力
2)自觉力
3)想象力
4)良知力
4、管理者责任的两大障碍
1)推诿
2)抱怨
5、管理者的责任视角
1)关注圈——无能为力的事件
2)影响圈——对未来有影响的事件
3)掌控圈——力所能及的事件
6、管理者责任的思维转换
不要因为无能为力的事情影响了力所能及的事情!
7、管理者责任背后的问题
1)SEE--观念
2)DO---行为
3)GET--结果
8、管理者责任的转换工具
我现在做什么改善现状!
研讨案例:责任是否能传递
练习:责任转换行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