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稳讲台--TTT内训课程的内容开发
课程背景:
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生病了就需要去医院找医生来治疗,因为他们更专业;但作为一个企业,出了问题则最好由自己人来治疗,因为自己人更理解自己的问题,这种治疗的“靶向性”也更强。
培训是解决企业问题的常用手段,但作为强身治病的重要手段,内训课程在开发阶段就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
1药不对症
医生开药前一定是一番细致的“望闻问切”。而内训师开发课程的依据,往往是简单低效的调研或领导吩咐,甚至靠假设臆断。如果找不到“刚需”课题,即使开发出课程来,也很有可能没有内部推广的价值。
2课品不高
很多内训师开发课程主要靠“在网络收集课件和模板”的方法,这种拼凑出来的课程往往脱离实际,不被业务部门认可。
3开发门槛过高
其实这些道理,开发者都懂,那为什么很少有人做到呢?因为过程太难了。经典的课程开发流程详实而严谨,但对于内训师来说太过复杂,很难被运用起来。
内训课程的开发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同时又得简单、容易上手。
本课程依据经典的课程开发理论,结合企业内训师实际状况,经过简化改装而成。保留核心环节,去除过于繁琐部分,经过“傻瓜化”改进,具有“一听就会,一用就有效”的特点。
课程收益:
1、直接收益:用结构化的方法,快速开发出一批具有业务推广价值的课程
2、直接收益:掌握快捷的制作教学课件的工具和方法
3、间接收益:萃取、留存骨干员工的经验智慧,使之得以快速推广复制,避免无谓试错
4、间接收益:提升内训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从而增强其工作成就感、稳定内训师队伍
5、间接收益:提高企业自主培训能力,降低外请讲师的开支,提高课程针对性
“三阶段 项目式”交付流程:
训前:1次线上翻转教学
训中:2-3天现场教学+实操
训后:30天答疑辅导
教学内容核心模型:“六定两出”
课程时间:2-3天(具体时长根据学员基础及产出要求而定)
讲练占比:讲师讲授:学员演练 ≈ 5:5
授课对象:企业内训师、培训管理者、有带教职责者
产出预期:含教学设计的课程大纲3.0、课件1.0(预期产出仅供参考,实际需沟通后再定)
建议人数:10-35人最佳,可适当上下浮动
授课方式:知识讲解、案例展示、贯穿全程的多样化互动(含大量实操演练)
特别说明:此大纲为标准版,实施前会根据调研结果再出一个更具针对性的版本
整体课程安排
一级大纲 |
二级大纲
| 课堂实操/演练
| 提供工具
| 预期产出
| 引入篇 好课程的三个标准
| 1.言之有物 聚焦问题
2.言之有序 便于记忆
3.言之有趣 干湿搭配
| /
| /
| /
| 1 定主题 紧贴业务所需
| 1.三轮聚焦锁定业务痛点
2.两个维度 梳理刚需课题
3.六个要素最终确定主题
| 给定展示案例,学员针对其价值度讨论打分;学员互评课题价值度
| 定题矩阵;课题打分表
| 确定课程对象/主题/针对问题等信息
| 2 定目标 围绕需求定目标
| 1.制定教学目标的意义
2.教学目标的格式要求
3.教学目标的三个原则
| 修改给定的错误案例;给自己课程制定目标
| /
| 制定自己课程的教学目标
| 阶段性成果评审评审对象:课程主题与业务需求的匹配度+教学目标
| 3 定结构 梳理逻辑搭建结构
| 1.常见课程结构
2.常见结构中的常见问题
3.结构搭建四步法
| 识别典型案例中的结构性问题,并予以纠正;绘制自己课程的结构导图
| 导图软件; 课程思维导图样板
| 课程思维导图1.0
| 阶段性成果评审评审对象:课程思维导图1.0(结构版)
| 4 萃干货 细化颗粒保障落地
| 1.缺干货的表现
2.识别核心章节(干货密集处)
3.典型干货知识
4.细颗粒 榨干货
| 细化课程导图;针对核心章节做落地性优化处理
| /
| 课程思维导图2.0
| 阶段性成果评审评审对象:课程思维导图2.0版(干货版)
| 5 定形式 荤素搭配拒绝枯燥
| 1.内训课典型问题:干货太干
2.一荤:搭配教学活动
3.一素:搭配教学案例
4.用课程心电图检验教学
| 为课程添加合适的案例及互动;应用课程心电图对教学过程予以检验
| 汉堡包设计法;课程心电图
| 课程思维导图3.0
| 6 定评估 检验目标的达成情况
| 1.知识类:评估记忆程度
2.技能类:评估应用程度
| 为课程添加有效的评估检验环节
| /
| 课程思维导图3.0
| 阶段性成果评审评审对象:课程思维导图3.0版(教学版)
| 7 出大纲 清晰的呈现课程框架
| 1.课程背景信息
2.三级大纲
3.教学辅助栏
| 填写自己的大纲和课程说明书
| 大纲和说明书模板
| 课纲;课程说明书
| 8 出课件 可读性>>美观度
| 1.三种不同类型的PPT
2.培训型PPT的常见问题
3.九类必需的功能页
4.典型页面的三步优化
5.Smartart的排版黑科技
6.动画效果的引导技巧
| 优化给定的PPT素材;优化/制作自己的课件
| 傻瓜化的课件模板
| 课件1.0
| 阶段性成果评审评审对象:课件1.0版 详细版大纲
引入篇:好课程的三个标准
一、言之有物 聚焦问题
1.聚焦业务痛点
2.给出解决方案
二、言之有序 便于记忆
1.逻辑清晰
2.重点突出
三、言之有趣 干湿搭配
1.化干货为案例
2.变讲授为互动
教学案例:某公司的《销售技巧培训》、罗翔老师的《法律知识课》
第一讲:定主题--紧贴业务所需
一、三轮聚焦锁定业务痛点
1.聚焦对象
2.聚焦任务
3.聚焦问题
二、两个维度 确定刚需课题
1.组织需求度
2.学员需求度
三、6个要素 最终确定主题
1.业务关联度
2.重要性
3.紧迫性
4.频繁性
5.广泛性
6.趋势性
教学案例:《产品知识培训》《企业文化》《新手销售技巧》《爱岗敬业职场人》
提供工具:定题矩阵、课题打分表
学员实操:(1)运用主题诊断表,分析自己待开发的课程,锁定学员的痛点;
(2)优化自己待开发课程的题目
第二讲:定目标--围绕需求定目标
一、制定目标的重要意义
1.围绕业务问题 不偏离
2.检验教学效果 有标准
3.督促教学过程 有准绳
二、教学目标的格式要求(ABCD格式)
1.A:某人
2.B:干某事
3.C:某条件
4.D:某程度
三、教学目标的三个重要原则
1.可衡量
2.必检验
3.保证问题被解决
教学案例:《6S精益生产》、《高效工作汇报》的教学目标展示
学员实操:(1)为自己的课程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2)为自己的课程设计对应的目标检验方式
第三讲:定结构--梳理逻辑,搭建结构
一、常见课程结构
1. WWH式
2.时间式
3.要素式
4.流程式
二、常见结构中的常见问题
1.知识堆砌 无逻辑
2.头重脚轻 无核心
3.前后错配 无对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