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为进一步加强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管理,提高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水平,持续降低涉案账户数量,有效防范账户风险,同时,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和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决策部署,兼顾做好银行结算账户优化服务和风险防控工作,本期课程结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 银保监会 证监会令〔2022〕第1号,以下简称“1号令”)新规,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一方面切实防范、治理涉案账户,另一方面解决开户难、管控难及其引发的不良投诉等问题。
课程对象:网点营业室经理/会计主管、柜员、分行/总行运营管理人员等
课程时间:1天
课程大纲:
案例导入:
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
第一章:账户服务与风险防控平衡点
导入:根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关于做好流动就业群体等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发〔2021〕245号文)等文件精神,银行应做到“开户便利度不减、风险防控力度不减,优化账户服务要加强、账户管理要加强”的账户服务水平。
1、莫把“良民”作“刁民”,盲目管控,遭至不必要的投诉。
案例:客户利用银行卡在抖音等平台直播刷单属于诈骗吗?如张三把钱通过转账等方式分给十个人,这十个人又分别在平台上买东西并给予好评,每天如此循环,已经有一个多月了。目前客户账户已被管控,欲申请解除管控,是否可以?
启示:遇异常交易的账户,如何合法合规处置,又不遭至投诉?
2、莫把“刁民”作“良民”,盲目解控,为涉案账户埋下隐患。
案例:客户因频繁夜间交易被银行系统自动抓取,支行经电话联系未果,暂停了其银行账户非柜面交易。后客户打电话质疑网点并声称转账交易用于直播平台,其身在外地不方便到银行亲自核实,请予以解除非柜面交易,否则投诉到监管部门。
启示:遇可疑交易的账户,如何合法合规处置,又可化解客户的投诉?
3、如何区分“良民”与“刁民”?如何合法合规处置?
案例:客户账户频繁POS进账后转出,快进快出、疑似套用现金,已经暂停了非柜面业务。客户表示以后她还是POS进账,来柜台取出,声称:“她只是限制非柜面,要求柜面办理”。是否合理?
启示:遇违规、甚至违法交易的账户,如何合法合规处置,且避免遭至客户不必要的投诉?
4、尽调结果的科学运用
异常VS可疑VS违规VS违法
5、小结:银行账户服务与风险防控的平衡点:
一是,定性;二是,合规。是义务,更是“权利”。
第二章:银行账户开立与客户尽职调查
导入: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严格落实“反电诈法”规定,切实守住开户风险防控关。
1、业务意愿真实性判断的重要性——金融机构应当勤勉尽责,遵循“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
案例:哥哥陪同弟弟开户,现弟弟需开立账户要给哥哥使用,银行判断客户开户存在异常,拒绝办理。哥哥当场大闹,与银行工作人员发生肢体冲突,该行报警处理。经协调,警察希望该行予以开户。
启示:对于强势客户,面上手续合规,如何妥善处理?
2、尽职调查——金融机构尽职调查的权利在增强,尽职调查的权利地位也在提升。
案例:在当前加强做好流动就业群体等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工作背景下,如果客户开户需求也说不上,这种情况银行做足风险提示给予开立二类卡,还是应拒绝客户呢?
3、强化尽职调查——金融机构强化尽职调查的对象、措施,指导性进一步加强。
案例:农民工个人客户开户,新注册实名制手机号码。开户完成后离开营业网点将银行卡交接包工头。因当地确实存在包工头先行垫付工资,农民工工资款项下拨后,包工头统一支取归还前期垫款。此类账户如何防范风险?
4、分类分级操作指引——金融机构主动作为、把握风险防控与账户服务的平衡
(1)账户风险等级评判标准?
(2)账户服务分类及相关要求?
(3)分类分级操作的动态管理原则?
5、勤勉尽责——金融机构应通过流程控制风险
案例:客户的确有备而来,问啥均能对答如流,且对银行制度十分了解,主动配合提供相关辅助证明文件,希望开通网银权限(较大额度),难以拒绝。此类客户,如何防范风险?如何勤勉尽责?如何护己护行?
第三章:银行账户管控风险防范
导入:“反电诈法”为金融机构采取必要的账户风险管理措施提供了哪些权利依据?
1、银行账户管控的依据:“权利”——法定权利与约定权利;
案例:银行管控异常账户被起诉,法院判决结果受启发;
2、“权利”在账户管控投诉中的具体运用——法定权利与约定权利~相辅相成?
案例:某分行按照总行制度文件要求,进行长期不动户的清理工作,遇到一个客户(职业是律师),她的账户已超过5年未使用,余额1.72元,该行已按照文件要求进行了公告,也发送了短信通知。现在客户以该行没得到她的同意为由擅自清理,在各种找茬儿,还发了朋友圈(声讨银行),造成声誉影响……
3、银行账户管控涉及“查冻扣”事宜
(1)电信诈骗案件中,公安机关是否具有扣划权限?
(2)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移送法院的案子, 法院冻结、扣划的顺位问题;
(3)办理完查冻扣后,能否通知客户?涉及是否保密的事宜?
(4)办理完查冻扣后,是否需要调整客户风险等级?
第四章:优化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银行账户服务(民法典新规融入特殊代理业务)
1、成年人委托代理业务手续是否合规?
案例:针对精神状态正常但身体不便的成年人在医院/或在国外等,委托近亲属办理业务,如何合规办理业务?
2、“成年人”的监护代理业务手续是否合规?
案例:针对精神异常、智障、痴呆等成年客户,如何合规办理业务?
3、未成年代理业务手续是否合规?
案例:针对有父/母的未成年、无父无母的未成年,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的客户,如何合规办理业务?
4、小结心得:善于发现常规业务的潜在风险点。
课程总结:道(行为定性) VS术(驾驭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