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对象:普惠金融、县域金融业务、农村金融业务管理者
课程大纲:
模块一农村数字金融现状与展望
背景:截止 2021 年,全国共建设有农户信用信息系统 270 余个,建立农户信用档案近 1.9 亿个,征信系统收录了超过 6000 万户企业及其他组织的信息,其中包括不 少于 3500 万户小微企业。数字技术的介入大力推动了农村电商的发展,带动农产品消费向生产领域扩张,实现创新创业的规模化。
一、金融科技在农村深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城乡发展失衡,农村各项要素未充分利用
2.农村多样化需求,而金融服务同质化严重
3.乡村空间具有典型的非标性、公共性,单一主体推动存在困难,需要地方政府(G)、当地企业(B)、农民(C)等多主体的共同努力
二、金融科技对乡村振兴的意义
1.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提供更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2.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加大“数字红利”增收减贫效应
3.减低金融交易成本和服务门槛
案例:大数据风控技术、线上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在农村的应用
三、互联网企业及银行同业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实践与探索
1.数字技术助力农业产业化
2.互联网+细分场景加速创新
3.农村电商业务嵌入乡村振兴,逐渐构成生态
4.智慧农业+数字产销打通“最后一公里”
模块二 基于数字化的乡村生态场景搭建与金融服务
一、数字乡村治理场景
1.互联网+政务+党建——乡村服务一站式办理
2.数字乡村治理与农村金融信用建设进一步融合
3.综合金融服务+乡村养老、乡村健康场景
二、数字乡村生活场景
1.打造乡村30分钟便民生活圈(银行网点、集市、学校、医院等)
2.打造车辆购买维修保养“一站式”服务、房屋居住建设维修一站式服务平台
三、数字乡村建设场景
1.传统水利、交通、电网等基建项目的数字化
2.乡村基建农民工代发业务的数字化营销与留存
四、数字乡村生意场景
1.农业生产数字化:数字农场、数字牧场、数字渔场等;
2.农业流通数字化:线上交易、区块链溯源、物流云仓等
3.农业营销数字化:乡村线上购物节、助农平台、特产直播带货、线上农交会
*案例:农产品大数据溯源平台建设
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内外协同
1.工作协同
2.业务协同
3.产业链协同
4.社会化协同
模块三 县域发展与乡村振兴融合下客户拓展
一、县域批量客户拓展五大新打法
1.细分市场、精准下沉
2.大批量、小切口
3.快速锁定“新机会”实现批量获客
4.团队协作、批量营销
5.信息挖掘发现市场新机遇
二、六种县域类型金融特征分析及营销思路
1.百强县(工业强、大城市辐射等)
2.特色产业县(有一定规模的种养殖业、产业链等)
3.人口大县
4.文化旅游县
5.外出务工县
6.传统农业县
[本大纲版权归老师所有,仅供合作伙伴与本机构业务合作使用,未经书面授权及同意,任何机构及个人不得向第三方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