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l什么是用户思维?对于研发、营销和运营有什么意义?
l如何进行用户研究?用户体验、用户需求和产品满意度,有什么关系?
l用户表达的需求,就是真实需求吗?产品研发,如何识别真实的需求?
l产品研发,是要严格按照用户需求研发?还是引导和管控用户需求?
l不同客户的需求不同,如何对产品进行标准化、模块化设计?
l用户的需求,如何有效转化为产品设计?如何改进用户的用户体验和UI设计?
【课程收益】
l了解用户思维和用户需求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l了解用户调研和用户体验评测的方法和流程。
l了解用户需求分析、评估和管理的基本流程。
l了解用户需求,如何转化为产品需求?如何进行产品创新?
l了解产品模块化和标准化设计
【培训对象】
产品总监/经理、研发总监/项目经理/售前工程师、UI设计师/测试工程师;营销总监/经理、客服总监/经理等。
【课程大纲】
序号 |
章节 |
内容 |
第一节 |
用户研究与用户需求分析原理 |
1. 用户需求分析的目的、流程和原理 1)什么是用户思维?用户思维对于研发、测试、营销和战略层的意义是什么? 2)失败的用户需求分析:模糊的需求、碎片化的需求、冲突的需求导致的项目失败 3)什么是用户需求?什么是产品需求?需求的释义 4)用户需求包括哪些类型? 5)冰山模型: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如何挖掘需求? 6)用户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流程:情景分析法 7)用户需求开发模式:瀑布式 vs 迭代式 8)用户研究在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应用 2.用户研究和用户体验评测 1)什么是用户体验?如何进行用户研究? 2)用户调研方法:访谈法、观察法、大数据法等 3)用户调研的主要内容:用户画像、使用行为、场景、用户需求等 4)用户调研的实施阶段和过程 5)用户调研问卷设计和实施 6)用户需求的释义、甄别和测试:歧义、夸大、拒绝、隐藏、模糊需求的识别 7)用户体验统计和分析 案例:携程酒店试睡员用户体验研究项目 3.用户需求管理流程、职责和协同 1)如何搭建用户体验管理的组织机构? 2)需求采集管理:技术部、市场部、管理层、客户、渠道、供应商等信息采集入口搭建 3)需求评估管理:从上而下or从下而上 4)需求实现管理:一致性管理 5)需求管理工作权责:研发、设计、客服和高管的工作协同 6)需求管理组织模式:市场驱动型组织模式、技术驱动型组织模式、监管协商型组织模式 |
第二节 |
客户画像、市场细分和产品定位 |
1.客户群细分 1)为什么要细分客户群? 2)C端客户群画像特征:年纪、性别、身份、职业等 3)B端客户群画像特征:行业、规模、组织、文化等 4)如何进行客户画像管理?——单项变量细分法和多变量组合细分法 案例:短视频APP的客户群细分和用户画像研究 2.客户消费偏好分析 1)什么是消费偏好?功能偏好、品质偏好、审美偏好、价格偏好等 2)营销场景与消费偏好:线上营销和线下营销,客户的偏好有什么不同? 3.竞品研究和产品定位 1)竞品识别:直接竞争、间接竞争 2)产品竞争力的分析评估 3)产品定位设计 4)认知图:性能-价格认知;功能-风险认知;风险-价格认知 5)二维空间市场定位模型 6)四圆区位定位法则 案例:社交app的竞争领域和产品定位 |
第三节 |
用户使用情景和需求分析 |
1. 用户使用情景分析法 1)情景分析法的基本要素:用户角色、场景、任务流程和需求 2)用户角色和干系人:使用者、受益者、管理者、监控者 3)使用场景:什么是“场”?什么是“景”? 4)时间场景 5)室内场景、室外场景和虚拟场景 6)用户活动:社交活动、心理活动、生理活动 7)用户流程和活动图 8)基于对象的用户活动流程分析 9)基于任务的用户活动流程分析 案例:酷狗音乐的用户使用情景用例分析 2. 用户需求的挖掘和分解 1)用户需求的基本分类框架 2)功能性:按流程延伸、按属性延伸 3)适用性:用户适用性、产品适用性 4)效率:启动、运行效率 5)效果:运行质量、良率、精度和数量 6)耐用性:时效性、寿命 7)可用性:快捷性、省力型、易学性等 8)愉悦性:舒适性、友好性、社交性、自尊性等 9)安全性:人身安全、财务安全、隐私安全、社交安全等 10)经济性:耗用、空间占用、可回收性等 11)用户需求的基准和阈值 案例:滴滴专车的用户需求和体验分析 3. 用户需求的冲突和评审 1)需求的冲突:功能vs质量;质量vs价格;可用性vs安全性等 2)干系人的冲突:用户群之间的冲突、用户自身冲突、用户与企业的冲突、企业与渠道商的冲突、技术与营销的冲突 3)需求的权重和阈值之争:谁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需求? 4)需求评审的主要法则:利益最大化、平衡、战略一致性原则 5)基于产品战略的需求评审:什么才是重要的需求? 6)需求评审方法:战略存储桶 |
第四节 |
需求转化与产品创新设计 |
1.创意的诞生: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1)问题与情绪:客户的痛点、痒点、焦虑点 2)问题的分析与评估选择 3)问题的解决:TRIZ 4)新产品概念设计 案例:GIS系统如何解决交通堵塞? 案例:美颜app如何解决美颜问题? 2. 创意的设计:黑盒子思维 1)产品黑盒子 2)功能建模:核心功能链、延伸功能链、辅助功能链 3)产品模块化方法:集合法 4)产品模块化方法:模块启发法 5)人机交互和UI 设计 6)UI设计的流程和规范 3. 需求转化与创新设计 1)需求的转化:用户需求—产品功能—规格之间的转化矩阵 2)功能性设计:功能的加减乘除发 3)审美性设计:外观、配色和视觉效果 4)易学性设计:导航系统、机器语言 5)便捷性设计:一键式、减少等待等 6)可控性设计:易获取、集中式操控 7)可视化设计:信息分层 8)适应性设计:自适应系统 9)包容性设计:防止误操作、过度操作等 10)绿色环保设计:低能耗、低碳 11)社交性设计:协同作业、虚拟社区 12)。。。。。。 13)案例:儿童早教系统设计 14)案例:网银系统的可用性设计 15)案例:云办公的环保性设计。。。。。。 |
第五节 |
业务建模和产品标准化设计 |
1.业务建模和功能链设计 1)业务流程分析 2)任务分解:职责流程图、活动图应用要点 a)用户任务模型 b)任务分析方法过程 c)面向过程的任务分析 d)面向对象的任务分析 e)以用户为中心的任务分析 3)产品功能建模 a)抽象机器:系统框架和功能结构搭建 b)核心功能链设计:活动图方式 c)分级功能链设计:目录树和层级性功能结构 d)延伸功能链设计:延伸活动图方式 e)辅助性功能链设计:客服、安全和信息辅助类功能链设计 f)数据、资源和能量源的管理 g)功能链的聚集 h)创建功能通用基 2.产品的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设计 1)需求的共性和差异 2)用户需求的差异化和标准化 3)系统构造的标准化设计类型 4)整合系统的标准件和定制件 l确定候选平台 l确定共享功能和变体设计 l最优化选择 5)产品模块化方法:集合法 6)产品模块化方法:模块启发法 l主干通路法 l分支通路法 l转换-传导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