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累”的不会,会的不“累”,“业务能力强不等于管理高手”,这两个突出而现实的问题在职场中屡见不鲜。人性的进化,是很慢长的过程,而管理的直接对象又是“人”,如何看人?以怎样的维度去认识人?如何沟通才能说服人?如何去做“管”好人?然而,以管理学、心理学、美学的多维视角进行剖析,这个问题就似乎并不难解。
本课程体系下的逻辑设计为:
一、看人识人
1.以行为、心理、原生家庭视角,剖析人的不同
2.以性格分析、血型、星座等多个维度的交叉,聚焦个体差异及行为模式。
二、“开心”看差异
1.开心——打开“认知”,在剖析“90后”社会环境、成长模式、思维模式、社群模式的背景下,先“走近”在“走进”。
2.切换视角——解析“90后”对生命、工作、领导的期待。
三、“知行合一”行动出效果
以“人本主义视角+客观数据呈现”,紧贴90后、95后员工成长背景及心理特点,将“有意义的事”以“有意思的方式”讲述,与时俱进中,走好企业人才培养第一步。
1.“怎么看?”“怎么管?”“怎么办?”成为了一个必备技能。
2.基于个体差异的沟通模式及原则解读
四、“玩”转职场——人性解读,管理归纳
1.说“对”话与说“真”话都不如说“合适”的话
2.广义的管理概念:流程管理、精力管理、心理管理、情感管理
3.“好玩”已经成为“90后”管理的刚需——做一朵“有趣的灵魂”
五、工作习惯养是一个人性丰满的历程
【培训方式】专题演讲、举例说明、案例分析、图片示例、模拟练习
【课程对象】管理者、业务骨干、储备干部
【课程大纲】:
一、看人识人——精准分析客户需求
1.解析职人的角色转换
1)职场人身份的本质特点
2)学习者与承担者
3)知识的输入与输出
4)业务骨干到管理岗位——单一角色与复合角色的适应与转换
2.环境的改变与要求的调整
1)输入学习较多——实践环节较少
2)间接与缓冲——直接反馈
3)效果反射弧长——短
4)个人行为——企业形象
3.DISC性格分析——职场管理的润滑剂
1)从行为抓取,快速归类性格
2)从优势分析,愉悦正视性格
3)从应对模拟展开,顺应适配性格
二、“开心”看差异——差异分析有效化解矛盾
1.认知升级
解读人与环境、人与他人、人与自己、人与时间、人与空间的适当互动——适当的情绪表达。
2.认知的来源分析
1)认识信念与行为的关系
2)寻找负面情绪背后的限制性信念
单元目标:全面解读情绪及与场景的关系,“人”“情”“景”互动匹配训练。
3.阻碍“开”心的因素分析
压力小测试——压力源头分析
1)外部压力(社会、公司、家庭等)
2)内部压力(个人期待、思维模式、)
4.认知的单一与早闭
案例:你的固执里藏着你局限
单元目标:科学认识与了解压力,清晰自我的压力状态,掌握觉察自我压力水平的方法及应对策略。
三、知行合一——行动体验快速成果沉淀
1.客户消费心理的“90后”特质
1)高颜值
2)有思想
3)会沟通(消费者的形象需求与职场引领)
2.“叙事疗法”重塑“三观”
1)重新定义困难
空间、时间、人物多维度切换,客观看待压力事件。
2)认知是“解读”了的故事,比事情更重要的,是您解读它的方式。
练习:10岁、20岁压力箩筐训练
3.性格分析与应对模式
四、以多样化沟通为渠道的消费实践过程
1.沟通与人际关系的处理
日常客户关系的维护——客户心理账户建立
1)沟通的四要诀:望、闻、问、切
2)沟通四宝:点头、赞美、微笑、谢谢
3)让你的沟通因人而异
个性化沟通的信息收集与反馈
案例:酸橘子和甜橘子
4)导致沟通阻碍的原因
知识储备、信息差异、个人喜好、需求阶段等
2.营销的倾听与信息抓取
1)倾听的艺术
为什么要学会聆听、听的层次、积极聆听的原则、积极聆听的四个技巧
2)表达的技巧
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一致性表达、多提建议少提主张
3)“经济高效”的沟通核心——共情沟通模式
人们需要的是答案还是理解?
人们何时会愿意听我们的答案?
人们听“答案”的同时,TA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案例:沉默的男人
4)回馈的方式
有效反馈、正面认知、修正性反馈、面的反馈、没有反馈
3.沟通的传递方式
1)非言语性信息沟通渠道
手势、 脸部表情、眼神、姿态、 声音
2)语言性沟通
游戏:《只言片语》
4.“促单、出单”的艺术
1)氛围控制的营造——主场优势
案例:全世界最牛的飞机销售
2)合作协同团队构建
3)高线与底线的内部统一
4)综合长期的“赢”
五、消费的本质及人文关怀
1.对“人尽其才”的尊重
2.有管理意识(自我管理、团队管理)是职场长线发展的重要意识
1)对生命与事业的定义更谦虚
2)具备辩证看待各类人、事、物发展的眼光
●具备营销意识的人,其认知的弹性更佳,适应与开拓能力更强,人际钝感力更高,具备更多元发展的可能性。
注:课程中涉及的部分心理学概念或研究成果
1.黄金法则
2.吸引力法则
3.首因效应
4.长尾效应
5.心理能量
6.原生家庭
7.自尊水平
8.如实表达
9.认知差异(早闭)
10.积极视角
11.95%的担忧并不发生
12.人们倾向于为“没做什么”而非“做了什么”后悔
13.年长者或许更容易做出冲动决定
14.男人是视觉动物,女人是听觉动物
15.伪装者综合症
16.助推
[本大纲版权归老师所有,仅供合作伙伴与本机构业务合作使用,未经书面授权及同意,任何机构及个人不得向第三方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