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督通脉”成才班©——企业内训师(TTT)课程
【课程背景】
企业发展离不开产品创新、业务创新、管理创新,而创新工作的主体是人,人的发展对企业发展中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才的发掘除了外部引进,内部培养也是重要手段之一,在企业内部不乏某一领域的突出技能人才,如何让这些人才能够掌握经验的积累、总结与传导发放,是推进企业全面人才发展和人才梯队建设的关键。
很多人在本职岗位干的出类拔萃,但是却无法进行自我经验总结,不知道怎么样进行员工培养。企业内训师体系的搭建和内训师人员技能的学习就成了人才培养的关键。
【课程收益】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参训人员可以掌握企业内部课程开发、课程需求发掘、课程设计技巧,以及课程讲授和课程评估技巧。全面的了解企业内训师工作原理与工作内容,认识企业内训师的作用与使命。
【课程对象】
企业内部培训师、基层管理人员、员工学习发展管理人员、中高层管理者
【课程时间】
两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内训师角色认知与自我培养
1. 培训师的行业角色认识与发展
1) 培训师行业发展现状
2) 培训师的经历与经验
3) 职业培训师是不是内训师的未来发展方向
2. 内训师的职业角色认知与作用
1) 企业为什么要选拔培训师
2) 企业培训师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3) 企业内训师存在的从业瓶颈
4) 专职内训师与兼职内训师的区别
3. 内训师的从业条件
1) 表达能力
2) 文字功底
3) 敏锐思维
4) 总结与归纳
4. 好老师与好课程的标准
1) 普通话的程度与沟通能力
2) 观点新颖且独到
3) 知识经验的可复制与可应用程度
4) 服务于企业、服务于问题
5) 教至效的贯通
二、内训师授课压力的克服与控制
1. 了解、认识情绪与压力
1) 心态与心态的变化
2) 情绪的负面性认知
3) 合理的压力有利于效果
4) 切勿把压力衍生于怯场
2. 内训师授课压力产生的“四方图”
1) 东方:身体状态的不适
2) 西方:课程内容的熟悉
3) 南方:授课环境的陌生
4) 北方:学习效果的期望
3. 如何克服授课压力
1) 做好培训的准备工作
2) 尽可能的了解授课内容
3) 积极补充课外知识
4) 适当的演练与重复
5) 利用现场学员减轻压力
三、内训师“六脉”神功
1. 自信登台
1) 讲台的站位
2) 步伐的控制
3) 定场的重要性
4) 设备的准备
2. 亲切问候
1) 分时段问好
2) 自我介绍的技巧
3) 如何拉近学员距离
4) 如何引入培训内容
A、问候式
B、启发式
C、激情式
D、 故事式
3. 合理开场
1) 授课主题
2) 时间安排
3) 学习目标
4) 课程结构
4. 方法授课
1) 手势的使用
2) 互动的提问技巧
A、自问自答
B、以面代点
C、群策群力
D、 自信点名
3) 分组的应用与好处
4) 学员情绪的掌控
5) 眼神的使用
5. 总结结束
1) 首尾呼应式总结
2) 重点回顾式总结
3) 提问测评式总结
4) 回味式结尾
5) 悬念式结尾
6) 激情式结尾
7) 欢快式结尾
8) 表示感谢与祝福技巧
6. 效果评估
1) 问卷评估
2) 提问评估
3) 考试评估
四、内训师课程设计与制作
1. 课程的开发
1) 需
l培训需求的来源
l实地调研法
l实验调研法
l问卷调研法
l培训需求与组织发展的关系
2) 能
l自我性格认知
A、D型
B、I型
C、S型
DC型
l分析自己擅长的领域
l了解课程内容知识
3) 学
l抓住社会热点
l进行知识补充
l学习授课方法
4) 研
l会讲十个故事
l会做五个游戏
l会跳两段舞蹈
l会用一套工具
2. 课纲的设计
1) 起
l主题的启发
l知识的开端
l兴趣的点燃
l课程的导入
2)承
l服务于主题的框架设计
l思维发散法的章节结构
l方法与知识的合理配置
l逻辑与关系的巧妙结合
3)转
l出奇制胜法
l兴趣探求法
l真知传递法
l经验分解法
4)合
l首尾呼应
l总结归纳
l布置练习
l落地指导
3. 课件的展现(PPT的制作)
1、新
l与课程内容匹配
l与学员结构匹配
l与讲授氛围匹配
l与讲师风格匹配
2、视
l 文
l 图
l 表
l 像
3、一
l 结构
l 配色
l 字体
l 风格
4. 教案的贯通
1、术
l单向演说法
l双向问答法
l多向研讨法
l角色扮演法
l案例分析法
l影片研讨法
l游戏互动法
2、时
l8分钟的参与
l20分钟的转换
l90分钟的停顿
l了解自我授课时间规则
3、词
l语言的组织
l排比的应用
l辞藻的丰富
l口语的改善
4、戏
l“教”与“演”的关系与区别
l角色的快速转换
l注重细节的描写
l忘却身份的融入
l视频:《中国演说家》
5. 授课练习
1) 课纲
2) 课件
3) 教案
十分钟的授课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