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天
课程对象:企业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及班组长等。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可以掌握企业静态风险识别与动态风险管理的工具方法,达到会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和解决管理风险的目的,实现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的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
课程收益:(1)掌握企业风险识别的基本工具方法;
(2)掌握企业静态风险识别的方法(JHA);
(3)掌握企业动态风险管理的方法(KYT);
(4)掌握企业静态与动态风险管理的落地使用,切实管控风险。
培训方式:讲解+视频播放+案例分析+经验分享+讨论互动+角色模拟+练习
课程大纲:
n模块一:企业风险管理基础——危险源辨识
–什么是危险源?
–危险源来源
–危险源辨识原则
–三种状态
–三种时态
–七种典型危险源
–危害辨识范围与内容
–危险源辨识方法
Ÿ文件资料查阅
Ÿ安全检查表法(SCL)
Ÿ作业安全分析法(JSA)
Ÿ作业条件分析法(LEC)
Ÿ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Ÿ危险能量源分析法(ESA)
Ÿ360°全景扫描式定点观察法
–案例分析与互动练习
–危险源风险评估方法
Ÿ非判断法
Ÿ波士顿二维矩阵法
Ÿ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LEC)
n模块二:企业静态风险识别——工作危害分析JHA
–工作危害分析(JHA)实施的6阶段
Ÿ步骤1:选择被分析的工作
Ÿ步骤2:将工作按步骤顺序分解
Ÿ步骤3:识别潜在危害
Ÿ步骤4:危害风险评价
Ÿ步骤5:确定控制措施
Ÿ步骤6:经过评审制定作业标准操作规程
–步骤1:选择被分析的工作
Ÿ决定哪些工作需危害分析时考虑的因素
事故频率和严重性
潜在的严重伤害或疾病
新工作
改进的工作
不经常做的工作
–步骤2:将工作按步骤顺序分解
Ÿ通用规则
Ÿ如何划分作业步骤
Ÿ将任务分配给该工作最直接的监督员或安全委员会成员
观察员工履行工作
确定步骤,以正确的顺序记录
确保员工了解
研究的是工作而不是人
工人的经验是工作危害分析(JHA)过程最重要资产
–步骤3:识别潜在危害
Ÿ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流程
Ÿ危害识别概述
Ÿ危害分类及表现形式
Ÿ识别危害应关注的三种状态
Ÿ危害来源
Ÿ危害识别需要考虑风险与安全的关系
Ÿ工作危害分析(JHA)与危害识别
Ÿ工作危害分析(JHA)识别危害的重点及易发生的问题
Ÿ工作危害分析(JHA)识别危害应注意的事项
Ÿ危害识别时机
Ÿ危害识别举例
Ÿ如何识别潜在危害及其后果
针对具体作业
针对每个步骤,确定是否危害
分析方法与技巧
基于变更分析的方法
基于危险能量流和能量屏障方法
Ÿ记录所有识别出的危害
Ÿ分组讨论:企业潜在危害识别
–步骤4:危害的风险评价
Ÿ风险的定义
Ÿ风险评估方法
Ÿ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应考虑的因素
Ÿ风险评价步骤
确认要进行评价的对象
对风险严重程度进行评价
划分风险等级
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发生的频率
风险危害的严重程度
危险程度等级划分
–步骤5:确定控制措施
Ÿ风险控制原则
Ÿ风险控制措施分类
按对风险的控制程度分
按照范围分
Ÿ风险控制措施的表现形式
Ÿ风险控制措施选择原则
Ÿ如何制定控制措施
Ÿ制定现实并可测量的安全工作规范
Ÿ控制危害
消除危害(最有效)
限制危害
减少与危害的接触
Ÿ实施新的程序,或修订目前的程序
Ÿ如何与员工沟通工作危害分析(JHA)结果
沟通渠道
实施技巧
Ÿ控制措施
工程的方法
管理的方法
安全作业行为
劳保用品
应急措施
–步骤6:经过评审制定作业标准操作规程
n模块三:企业动态风险管理——危险预知训练KYT
–危险预知训练KYT的理念
Ÿ什么是危险预知训练KYT
Ÿ危险预知训练KYT的目标
–危险预知训练KYT基础4阶段法
Ÿ危险预知训练KYT基础4阶段法的进行方式
1R
2R
3R
4R
Ÿ危险预知训练KYT基础4阶段法的重点
Ÿ第1阶段的“危险”发现方法及表达方式
–危险预知训练KYT的利用方法
Ÿ作业指挥人员的危险预知训练KYT
Ÿ几个人一个小组的危险预知训练KYT
Ÿ1个人的危险预知训练KYT
–作业现场安全风险确认法
Ÿ手指口唱
Ÿ手指齐呼
Ÿ接触齐呼
n模块四:风险识别成果运用
–风险数据库
–用于工作票
–安全管理制度修订
–编制安全操作规程
–编制班组日常巡视检查表
–岗位风险提示卡
–修订作业标准
–形成共同遵守的考核标准与依据
–编制KYT卡
–编制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置卡
n课程回顾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