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课时】2天,6小时/天
◆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企业正追求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核心竞争能力之一,企业对质量部门的工作也越来越重视。
◆为什么我们企业都说“质量第一”,但总是出质量问题,而且重复的问题总是经常出现,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漏检和误检?
◆质量检验工作是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企业对质量检验员的业务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个是必然趋势。作为一名质量检验员,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并不断地加强检验技能的训练,为企业的产品质量把好关,争取做一名真正意义上合格的质量检验员。
【课程目标】
◆学员能认清自己在企业质量角色,并准确定位,提高检验员的素质、心态与责任心。。
◆学员能基本熟悉检验员岗位工作的职能,掌握质量检验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质量意识。
◆质检员能够掌握原材料、制程、成品、新品及不合格品控制流程。
◆质量管理部门能组建一个和谐,团结,有责任感,高素质的检查员队伍,促进企业质量体系管理标准化建设。
【课程对象】
品管部经理、主管、组长、质量工程师和全体质量检验员。
【课程提纲】
第一部分: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1.你不可不知的质量意识
奇迹!!---美国空军和降落伞制造商的故事
2.质量的定义和质量的特性
3.世界品质管理发展阶段
4.朱兰的质量三步曲;
5.品质管理五项基本原则
客户要求不等方程思维
格力电器“严、实、新”的质量文化
作业标准思维
纠正预防思维
源头保证思维
规范一目了然现场
6.视频案例分享---青岛海尔砸冰箱的故事
7.现代品质管理系统
产品一致性管理模型
案例:LG电子--品质管理系统
确保品质的3大机能
第二部分:品质检验流程与标准化管理
1.什么是质量的特性?
CTQ-关键特性的控制
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
2.企业品管流程
首件检验(FAI);实验测试(ET),过程检验(IPQC),最终检查(OQC&FQC);
3.质量检验的依据
4.品质检验标准内容:
1)检测设备,2)抽样方式,3)检验条件(环境)
案例:某产品的外观检验方法
案例:某产品进料检验标准
案例:某产品过程检验标准
案例:某产品成品检验标准
5.IQC:来料质量控制
6.IQC检验员的主要职责
7.IQC来料抽检情况
工具表单:供应商周/月 批合格率
工具表单:进料不合格物料明细
工具表单:产线反馈异常明细
工具表单:来料不良十大供应商统计
8.来料品质检验---改善对策
9.产品可追溯性管理
第三部分:生产现场品质管控与能力提升
1.制造现场质量管理
生产部门的基本职能
品质保障活动
保障的关键点
2.制造现场全面品质保证5原则
3.三不原则—不接受、不制造、不传递不良品
探测——不接受缺陷
围堵——不传递缺陷
预防——不制造缺陷
报告——不隐瞒缺陷
4.影响现场品质的因素--5M1E
变更点管理
5.制程检验PQC
“三检制”检验制度:自检、互检与专检
首件检验
6.标准作业管理
工具表单:SOP标准作业指导书
案例故事:从换灯泡看---标准化管理
现场作业观察
7.不合格品的控制
压铸部品加工不良检查表格
包装橙汁缺陷位置调查用检查表格
不良履历卡(产品、客诉)
案例示范:冲压件常见缺陷图例
8.快速响应会议和跟踪看板
9.8D--问题解决流程图
10.经验教训数据库及运用
第四部分:统计分析与抽样检验
1.基本统计术语
2.数据的类型和采集
分层抽样
系统随机抽样法
3.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
合格质量水平(可接受的质量水平)AQL
检验水平
抽样方案:一次抽样检验、二次抽样检验
检验的严格度与转移规则
课堂练习:一次调整型抽样方案
4.附录:样本量字码
5.案例:IQC抽样计划(MIL-STD-105E)
第五部分:常用的质量工具与改善手法
1.三现主义、五五法
2.脑力激荡法(激创意)
3.分层法、检查表
4.柏拉图、鱼骨图
5.关联图、树图、亲和图(KJ法)
第六部分:测量系统分析与计量器具管理
1.术语:测量、量具和测量过程的定义
2.什么是测量系统分析
3.分辨力(可读性、分辨率)
4.测量误差
5.测量误差来源---4M1E
系统原因
偶然原因
6.计量器具的分类:量具和检具的区分
案例:厦门银鹭公司计量器具管理
第七部分:质量成本控制与风险管理
1.零缺陷管理的精髓
2.质量成本的定义和起源
鉴定成本
预防成本
内部故障成本
外部故障成本
3.质量成本控制的主要工具和方法
第八部分:丰田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1.什么是“问题”?
2.问题的冰山模型
3.丰田的问题解决之10个基本意识
4.现场问题分析与解决的八个步骤
Step 1.明确问题
Step 2.分解问题
Step 3.设定目标
Step 4.把握真因
Step 5.制定对策
Step 6.贯彻实施对策
Step 7.评价结果和过程
Step 8.巩固成果
5.8D报告
6.8D ---四大措施详解
7.三现五原则手法
8.经验教训数据库及运用
9.案例:丰田A3报告
第九部分 现场防差错技术
1.防错法概念、起源与发展
2.错误发生的原因
3.错误的根源分析
4.对待错误的两种出发点
5.日常生活中防错案例
6.防错法不同思路方法的比较
7.防错法的十个原理
第十部分:供应商品质交流与客诉管理
1.什么是客诉?
2.客诉的原因
3.客诉的分类
4.客诉--处理背景与目的
5.客诉处理的基本要素
6.客诉处理的主要原则
7.客诉处理的技巧
8.客诉处理的标准流程
第十一部分:供应商质量CIP--持续改善
1.坚持贯彻十种精益工作态度
2.供方精益管理现场辅导“12步工作法 ”;
3.供应商现场辅导成果展示
质量改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