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员工作为一个团队最核心、最具竞争力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是否拥有高素质的员工、能否把员工恰如其分地融入企业的管理中,直接关系着企业发展。
本课程根据培训需求进行针对性等设计,以职场礼仪为核心。课程内容包括角色转换、职业素养、职场形象、不同场景商务礼仪、沟通能力等多个模块。
培训形式多样化:互动讲授知识点、现场讲授、图片纠错、示范演练、案例分析、角色模拟、游戏互动等多种形式展开,让学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培养员工养成尊重职业、提高服务意识、标准化职业形象、规范职场话术等综合能力。
课程收益:
1.分析职业与职场和职位的区别,带领学员一起进行职业认知
2.使学员具备和提升基本的职业素养
3.掌握不同场景中的商务职业装规范
4.能够场景化模拟商务交往礼仪规范
5.了解语言禁忌并规范化职场沟通语
课程大纲:
一、职业人角色转换与职业认知
1、从学生到职场人的区别
1)承担责任不同
2)面对环境不同
3)角色定位不同
2、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
1)心理转变
2)思维转变
3)能力转变
3、成为职场人的挑战
1)对学生角色的依恋
2)对职场角色的畏惧
3)主观思想上的挑战
4)客观能力上的不足
4、面对新职场的基本应对意识
1)调整心态、热爱工作
2)虚心学习、勤于思考
3)规划职业、用于担当
4)正视评价、主动沟通
5、职业认知(剖析职业倦怠与积极对人生产生的巨大影响)
1)人的7个不同层次
2)您是社会中哪种人才
① 宝藏之才
② 本分之才
③ 可造之才
④ 无用之才
3)四种类型的员工
废品、半成品、极品、毒品
二、职业形象与行为规范化塑造-形象走在能力之前
1、形象意识-减少沟通的成本
1)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但不是任何人都有追求美的能力
2)形象对家庭教育的榜样作用
3)昂贵的服装不等于良好的气质
4)我们肩负者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2、干练有气场的发型建议
1)重要正式场合的发型规范:前不压眉、侧不盖耳、后不及领
2)男士女士发型建议
3)发胶用与不用多区别(严肃职场发胶的神奇效果)
3、手部形象管理
1)卫生:手是人的第二张脸,手的科学洗手与养护
2)修饰:指甲的长度、为人的风度
3)装饰:指甲油的建议、婚戒的佩戴方式
4)功能性配饰:佩戴一枚腕表(正式商务场合看手机不如看手表)
4、面部妆容打造
1)仪容打造的基本原则:自然、美化、协调、避开公共场合
2)男士也要化妆:科学的基础养护打造清洁感
3)女士妆容效果:两米远目测有明显妆感(底妆、眉毛、眼睛、唇部、腮红)
5、服饰与配饰的选择
1)服饰的种类:职业、生活、交际、特殊
2)职业服饰的层级:权威、专业、传统、创意
3)着装的TPO原则
4)不同场合职业装的穿着规范
5)职场配饰选择建议
功能性配饰:手表、眼镜、皮带、公文包
装饰性配饰:戒指、耳钉、项链
6、专业气质风度训练-穿什么很重要,怎么穿更重要
1)快速拉近距离的微笑与目光
2)站姿挺拔彰显气度
3)行走优雅凸显气质
4)手势规范显露教养
5)坐姿端正表达涵养
6)鞠躬致意大国风范
三、职场交往礼仪规范
1、商务会面基本礼仪
1)接待“礼貌三到”(眼到、口到、手到)
2)根据不同职务、职称、职业进行的规范称呼、问候和寒暄方式
3)介绍礼仪(自我介绍、介绍他人、多人介绍的方法实操)
4)名片礼仪
2、引领规范与位次礼仪
1)走廊的引领方式(方便为上)
2)轿厢式电梯的引领方式(先进先出)
3)楼梯的引领方式(低与客户)
4)大厅的引领方式(观景为佳)
5)会客厅座次
6)谈判桌座次
7)会议室座次
8)乘车座次
四、悦人悦己的职场沟通
1、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看场合、看情形、看对象、看状态
2、听:听得懂才能说的清
倾听的姿态和回应方式
3、问:职场交往5不问、4不谈
4、说:投其所好的表达方式
1)先说别人想听的,再说自己想说的
2)明确立场、换位思考、及时反馈
5、用心的赞美:发现美、礼貌请教、结合感受
6、走心的幽默:出其不意、良苦用心
7、非言语沟通表达技巧
人际沟通空间启示(私密空间、理性空间、未知空间、情感空间)
8、凸显涵养的表达方式
1)语态:发音、语音、语气、语调训练
2)称呼:职务、职业、职称、性别等不同类型的称呼礼仪
3)问候:问候与寒暄,是人际交往中常常被忽视的重点
4)赞美:真情实感的赞美方式与方法
五、互联网沟通
1、新时代互联网沟通 ·视频会议注意要点
1)良好的形象、减少沟通的成本:形象、着装、背景
2)企业微信视频会议注意点
3)必要时请静音、必要时请开摄像头
4)共享功能:提前做好准备
5)音频会议&视频会议
6)会议前,做好确认(视频&音频)
7)重要会议,主动打开摄像头,以示敬意
2、微信沟通工作注意事项
1)注意时间、注意长度、注意内容
2)不在群里聊私事儿
3)不在群里挑事端
4)不在群里“拉仇恨”
5)不在群里“当隐身”
3、私信(一对一)需要注意什么
1)如何加微信?
2)扫一扫,谁先来?
3)微信语言文字规范与技巧
4)微信文字书写规范与邮件的区别
4、朋友圈
1)要不要分组?要不要“三天可见”
2)发一些什么内容更好?可以在朋友圈吐槽吗?
3)当今社会甩不开的“微信”
[本大纲版权归老师所有,仅供合作伙伴与本机构业务合作使用,未经书面授权及同意,任何机构及个人不得向第三方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