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层管理者角色认知
这是专门针对中高层管理者的第一课。
所有的内容都仅供参考,只是在主题的方向和框架上进行了展示。实际上,每家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面对的人员不同,内容和形式也会不同。具体内容请详谈。
课程背景:
对于企业工作的任何一个管理岗位来说,知道自己是谁,比该怎么干重要。
知道自己的定位,才知道自己的权责利,才知道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动作。
普通员工不知道,管理者可以告诉他。管理者不知道,普通员工就离开了。
在企业里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大都是岗位角色弄错了,所以就选错了方向做错了事。
总之,角色定位很重要。
这是管理者的第一课。
适应人群:本课程,可以应用于
虽然在岗,但是没有接受过类似内容培训的管理者
企业处在变革期的中高层管理者
新晋管理岗位的中高层管理者
中层后备管理人才队伍
最好人数在30人左右
课程收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得学员能够
1. 认识和理解不同层级的管理者的职能分工
2. 分清楚管理和经营的本质区别,定准自己的角色区域
3. 调整角色,调整态度,明白定位和做事的关系
4. 比对企业的发展阶段,认清不同层级管理者的职责
课程特色:讲授、游戏、互动、讨论、
课程时间:1-3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内容)
课程大纲:
一、
组织为什么要分级管理?
1、 组织管理,需要有对应的能量气场匹配。组织规模大了,能量不足以控场了,就需要分级控局。
【讨论思考】你觉得你现在的管理工作是得心应手还是困难重重?
2、 组织通过权责利的差级分配,既保证业务目标的达成,又能规避掉运营风险。
3、 事务分为宏观和微观,行为分为战略和战术,组织内也要分为这两类角色
4、 组织的性质决定既要关注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更要注重内部的管控,所以,角色也就分成了两类。
二、
组织管理都有哪些角色?
1、 在一个常规组织里,管理者是一个泛称,其实各有不同的功能。
1) “经营类“管理者的角色功能
2) “管理类”管理者的角色功能
3) 每一类角色的基本功能和发展功能都有哪些?
2、 在工作中最容易发生的角色类错误有哪些?
3、 怎样戴对帽子说对话、做对事?
三、
有哪些影响角色定位的因素?
1、 先天因素:先天的因素要顺应----所谓入对行
【测试】荣格的性格分析测试问卷
使命感成就你
4、 人群分层意识:20/80理论和人群职能分工
2、 后天的因素:更要重视---所谓跟对人。组织文化和特性对管理者的定位真的很大。
3、 自我定位意识:处在什么层次,就会怎么定位自己;怎么定位自己,就会处在什么层次
【讨论】确认层次,确认身份
4、 组织的发展阶段的影响:处在不同阶段的企业需要不同的管理者角色能力。
【讨论】你家企业处在哪个阶段,怎样判断企业需要的能力
四、
管理者角色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1、 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把握大方向的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人际关系能力
2、 工业阶段的职能:法约尔的四大职能分析----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讨论】在我们的工作中,哪一项职能弱了,什么原因造成的?
3、 智业阶段的职能:效能,激发,创新,技控
【讨论】在我们的工作中,哪一项职能弱了,什么原因造成的?
五、
不同层级管理者的角色有哪些不同?
1、 不同层级的能力要求不同
1) 高层管理者----领导者、思想影响者、目标确定者、外部关系建立维护者、布局者
高层该知道的:不同类企业的生存策略
从企业的生命周期定位高层管理者的角色
2) 中层管理者----目标的分解者、团队建设者、问题解决者、信息传递者、工作监督者、任务的执行者
中国企业的时代发展阶段与管理者的能力认知传承
3) 查姆·兰德的管理层级划分和职能定位学习
一线管理者的技能要求和岗位意识
管理管理者的技能要求和岗位意识
管理职能部门的技能要求和岗位意识
管理事业部的技能要求和岗位意识
管理集团和独立公司的技能要求和岗位意识
六、
不同的管理风格塑造了不同的成功管理者
1、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管理风格(行为冰山)
2、 管理行为风格测评
【工具】管理风格四象限
【讨论】你的管理风格是怎样的?
3、 不同管理风格的优劣和发展
1) 支持型的管理
2) 强势管理
3) 民主型管理
4) 激情型管理
七、
管理者必备三大通用能力----业务管理能力、团队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
1、 管理者的业务管理
1) 管理逻辑链:接受任务(制定目标)—分析任务—确定完成任务的策略—分解任务--制定计划(帮助下属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复盘
2) 最容易出错的几个环节及其原因分析
2、 管理者的团队管理
1) 团队管理的逻辑链:愿景—文化—秩序—分工—授权激励
2) 人员管理的逻辑链:识人—用人—育人—发展人
3) 人员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知人性,管人心
4) 最容易出错的几个环节及其原因分析
3、 管理者的自我管理
1) 管理者如何做好行为管理
打造影响力
打造领导力
建立专家形象
建立权威感
2) 管理者的情绪与压力管理
3) 管理者的自我意识管理
4) 底层逻辑建设和自我成就
4、 管理者的绩效改善能力
1) 管理者要会界定工作问题
2) 管理者要会画基于成果的价值链,并从中看到改善的关键点
5、 管理秘书
1) 确保秘书了解你如何规划你自己。
2) 让秘书参与你的日记的编排及调度时间表,以每周开一次例会来讨论。
3) 建立共识﹕你在哪些情况之下可以被打扰。
4) 随时知会你在哪里以及如何联络到你。
5) 善用秘书,并在可能的范围内授权,包括信件、做记录、协调休假、安排会议等等。
6) 使用,但非滥用你的秘书。有些时候也许你自己泡茶会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