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师牛课™©:锤炼有魔力的语言——老师专业主义下的“讲”》
(12天课程,第4-6天)
课程目标:
●学习讲师/培训师的高级语言技巧,让课堂上学员的大脑呈现高能量状态;学习讲授中运用教学框架的技巧,从而进行走脑更走心的“讲”—— 在学习新知的路上,老师是导游,学生是游客,导游必须清楚每一个景点以及何时、如何奔向下一个景点,而教学框架就好比导游的地图。
●系统学习学习讲师/培训师的语言模式,通过精雕细琢的专业教学语言模式,让教学内容深入人心。
●掌握讲师/培训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状态位,讲师/培训师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系统学习讲师/培训师调整状态位的方法,让状态位为自己保驾护航;
●系统学习应对各种课堂情境的方法,以在课堂上收放自如,亦让学员在学习的状态位,“让老师教得好,学生愿意学”。
课程大纲及内容(三天)
第一天 |
《牛师牛课™©锤炼有魔力的语言——老师专业主义下的“讲”》
|
09:00
|
■课程互动开场:破冰及初步体验(Ice Breaking)
▲说明:用有趣的体验活动来帮助大家热身,并让每个学员集中到课程的主题及目标上,进入课程的学习中。
|
09:10 ~ 12:00
09:10 ~ 12:00
|
■第一单元:讲师语言的丰富性
▲讲师的职业就是把某一领域的知识(广义知识的概念包含知识、技能和态度)有效地传送给学员,并帮助学员完成学员对该知识的自我建构。著名教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老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家马卡连柯也曾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效果可能相差20倍”。认知神经科学已探明,老师不同的语言刺激会激活学生不同的大脑神经网络,这就意味着老师的讲课要同时满足大脑神经网络的多个区域对不同刺激诉求,才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大多数学生上数学课会感到“没意思、很枯燥”,为什么?这就是因为数学课大部分只是涉及到数理逻辑,只能刺激到负责逻辑的大脑的左前额叶,而其他大部分的脑区没有涉及到,所以没有涉及到的区域活跃度就下降了,活跃度下降的结果就是让学生越来越感觉数学课“没意思、很枯燥”。老师讲课讲的好的标准是其语言的丰富性,丰富性的语言能交替刺激道到学生不同的大脑神经网络。高水平的语言讲述能够最大化的激发听者大脑神经网络呈活跃状态。
•讲师/培训师的讲述技能:锤炼有魔力的语言,避免学生学不会、也不想学&课程讲述不是一下干件大事,而是做对一系列小事
•讲师语言四忌:念书式、念经式、八股式、官腔式
•【案例】两位老师的精彩课程中的语言表达技巧
•讲师/培训师的语言的秘密:需遵循学习的第一性原理——从“脑”的角度遵循学习的基本原理
•简洁、易操作、见效快的原理与方法——走脑更走心的“讲”:如何做好所讲内容的精心策划
•深入到心理学和脑科学去理解讲授:友善用脑(Brain Friendly)
•培训师/讲师的关键语言元素:提问、比喻、故事、案例、金句
•水到渠成的语言引导技术:画面感引导法&比喻引导法
|
12:00
|
午餐、午休
|
14:00 ~ 17:30
14:00 ~ 17:30
|
■第二单元:应该讲什么——策划所讲的内容
▲优秀的老师总会一直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讲的跟听我课的人有什么关系? 可以想象一下:在公司组织的培训班上大谈特讲周杰伦的绯闻,或者在同学聚会的致辞上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我见”那是什么效果?所以,讲什么很重要。在准备讲课之前,你要充分了解来听课的人,他们是谁?他们来自哪里?他们想要从课程中得到什么?我能给到他们什么?因为不了解听课人的需求导致的失败比比皆是。
•【案例】这样的讲授,为什么学员不买账?•老师到底应该讲什么:深度与高度的结合&讲案例与讲理论
•老师的语言与学生心理的距离:老师“讲了”不代表学生“听进去了”——所讲的内容决定了学生能否真正“听进去”
•老师所讲的内容:纯理论与纯实战的局限性
•到底如何用语言中的内容调动受众的内在感官
•精心策划所讲的内容:到底什么能够打动人心&共鸣的技巧
•【引导】如何从“照本宣科”到灵活的激发受众的兴趣
•两大种手法的对比:曲径通幽的&直达所学内容的本质
|
17:30
|
•第一天课程总结与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