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背景:
在工厂的高层做出了正确决策以后,而现场却呈现:生产效率迟缓、不良品反复,员工离职率增高。造成这些现象的产生可能由于以下原因:1、作业的过程中隐藏着过多的不必要动作;2、作业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必要的搬运;3、作业的过程中存在着过多的移动距离以及较复杂、难度的作业。
如何使决策落地,如何真正提升现场的生产力,如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呢,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现场的一线主管要能够真正起到作用。那么,如何让这些一线主管承担起提升生产力的职责呢?
一线主管掌握了改善的技能,就会形成一双锐利的眼睛发现-作业现状中每一个细节的搬运作业,机械作业,手工作业中存在的浪费,通过ECRS以及JM特有的5W/1H的自问方法来发现问题,构思新的作业方法,解决现场的浪费。达到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材料,机械,劳力,消除浪费,降低成本之目的。
二、课程收益:
● 提升生产效率25%,在不增加任何资源的基础上;
● 激发正确的改善意识和方法;
● 掌握改善的三个重要工具作业分解,六问,ECRS;
● 掌握工作选择技巧确定改善工作的优先次序;
● 培养优秀的现场管理者,建设优秀的生产现场。
三、课程特色:道具演练、实用表格、科学,逻辑清晰;实战,学之能用。
四、课程时间:1-2天,6小时/天
五、课程对象:现场主管、现场技术管理者、班组长等
六、课程大纲:
一、现场为什么需要改善?
n提升企业利润,消除4大浪费
u动作的浪费
u搬运的浪费
u走动的浪费
u加工的浪费
n现场3种基本作业:
u搬运作业
u机械作业
u手工作业
呈现方式:引导互动、角色扮演。
二、什么是一线主管以及一线主管必备的6个条件?
n一线主管的含义及责任
u稳定生产,生产产品的及时交付
u确保生产出符合客户质量要求的产品
u在投入不便的状态下,不断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n一线主管必备的6个条件(2个知识,4项技能)
u职责的知识
u工作的知识
u改善的技能
u待人的技能
u指导的技能
u安全的技能
三、生产效率提升的改善路径
n现场改善实施的基本路径(改善4阶段法6大自问)
u第1阶段:分解作业讲解
u第2阶段:自问细节讲解
i.为什么它是必要的
ii.它的目的是什么
iii.在哪里做好呢
iv.何时做好呢
v.谁做最合适
vi.什么方法好呢
u第3阶段:构思新方法讲解
u第4阶段:实施新方法讲解
呈现方式:专用道具真实作业场景再现,可转化实用表格使用,小组讨论
四、如何制作可落地的低成本装置?
n对提升效率的思考
n对质量的思考
呈现方式:拧螺丝的改善案例、实用改善治具、视频引导改善、小组讨论
五、如何写一份企业期望的改善提案?
n改善提案的制作3个要点
n改善提案表的使用方法
呈现方式:改善提案表的使用、小组讨论并发表
六、如何建立起改善提案可落地的行动计划?
n对抵抗与发怒的处理方法
n分解作业后自问细节以外的8项思考
n改善计划表的作成与实施
n改善行动方案的讨论
结束(怎样开展和推动T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