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品茗,这个美妙的话题,是人类文明富裕的产物、是生产力进步的体现、也是东方华人生活方式的缩影。茶品岂有美丑,你我勿挂喜忧。选最适合的茶、找最适合的友、滋最适合的情谊,一切就都对了。至于吃茶品茗的是不是真君子,全在捧盏的那双手、那个人、那份心。
学员收益:
本课既可以偏理论讲解,也可以偏实操体验。如能全程学习,学员将能够:
1.说出茶的起源及六大茶类;
2.说出泡茶的六个步骤;
3.运用所学评价茶类并作出精彩的呈现。
课程大纲:
一、中国茶简史
1.上古:神人共啜,太姥留香
2.唐代:茶经诗作,穿越千年
3.宋代:朝纲引领,茗冠天下
4.元代:军民必事,酥油制饮
5.明代:饼叶转变,艺术冲饮
6.清代:运售国外,价与金等
7.民国:惊艳世博,跻身名饮
8.当代:重塑雄风,多姿多彩
二、茶道品鉴入门
1、茶的感官体验——品茶六因子
干茶、闻香、观汤、品味、气韵、叶底
2、茶的品鉴步骤——三步走
观——茶形、汤色、
闻——干闻、热闻、冷闻
(经典九香:毫、嫩、花、果、清、甜、火、醇、松烟)
尝——口感、气韵、回味
(经典五味:苦、涩、甘、鲜、活)
3、茶的保健价值——有益的营养物质
氨基酸
咖啡碱
茶多酚
4、中国茶的种类品鉴与冲泡
发酵度0% 绿茶代表(龙井、信阳毛尖)品鉴;
发酵度5-10% 白茶代表(白牡丹、寿眉)品鉴
发酵度10-20% 黄茶代表(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品鉴
发酵度30-60% 乌龙茶代表(武夷岩茶、铁观音)品鉴
发酵度70-80% 红茶代表(正山小种、祁门)品鉴
发酵度100% 黑茶代表(普洱、安北黑茶)品鉴
5、如何鉴别一款茶的好坏(实操品鉴)
三、茶道基本礼仪
1、茶具的选择、使用与养护
紫砂的基本知识、泥料与造型
2、茶叶的储存、摆放与拆分压紧
老茶的冲泡要领
3、多样化茶道技艺
茶百戏:始于唐、盛于宋的茶汤作画
客家擂茶:客家人的制茶工艺
日式抹茶:禅茶一味的理解
英式下午茶:令一切工作暂停
四、茶道提升
1.儒家之“敬”
2.佛家之“净”
3.道家之“静”
4.斗茶之“趣”
5.日久生“情”
6.学员谈学习感受
物料准备与注意事项:
1.建议采购的茶品,可从如下选取:绿、黄、白、乌龙、红、黑、普洱,以上各1款或不少于3款。
2.茶具包括:盖碗、茶杯、公道杯、茶壶、六君子、纸巾、托盘等。
3.上述茶与茶具的选用,丰俭由人,准备挨越充分、实操的体验感越好。
4.总价格甲指可控或甲采,因涉及物料准备,请提前20个工作日确定。
[本大纲版权归老师所有,仅供合作伙伴与本机构业务合作使用,未经书面授权及同意,任何机构及个人不得向第三方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