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本课程以三个模块进行演示演练:
1.第一模块,团队教练框架——讲授者将简要说明团队教练的三项作用,重点分析教练赋能的六条假设(运用的条件),并阐明团队负责人出现效能差距的认知差异;
2.第二模块,团队教练工具箱——讲授者以从“一”到“八”的顺序,为学员演示经典教练工具。这些工具是近二十年教练技术的结晶,演示过程将说明工具使用的场景、使用条件和具体效果;
3.第三模块,学员场景化演练——以一个小案例与三个大案例为依托的场景式演练,辅导学员在具体情境下运用教练工具,将所学转化为所用,最大程度地促进教练技术向实际应用迁移。
课程收益:
学员如能够全程学习、充分演练,将获得:
1.完备的教练理念、运用原则,以及深刻的自我觉察;
2.对个体成员的辅导能力,包括:行为风格、预期愿景、目标管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分解组织目标、帮助团队内化愿景、制定目标等能力;
3.对团队整体的教练能力,包括:跨部门沟通与协作、团队创新、问题分析与解决、行动计划与行为习惯(SEA)目标激励与正面领导等能力。
课程大纲:
一、教练的作用、行为条件与角色认知
1)教练者的三项作用
2)教练行为的六条假设
3)教练者的自我认知(D-K与Johari Window)
二、教练赋能工具箱
1.一字诀
1)教练工具:生命意图(房树人)、中心状态、1万小时
2)应用场景:聚焦能力、自我觉察、成员间信任
2.二字诀
1)教练工具:Double-week、CPU、SMART、Flow
2)应用场景:目标有效性与可行性分析
3.三字诀
1)教练工具:3F、3tention、3M、行动计划与行为习惯(SEA)
2)应用场景:倾听、个人链接、促动目标的达成
4.四字诀
1)教练工具:4P、肌肉神经测试、乌沙测试
2)应用场景:人际风格评估、动机意愿测评
5.五字诀
1)教练工具:团队协作的五项障碍
2)应用场景:团队协作、跨部门沟通
6.六字诀
1)教练工具:六顶思考帽
2)应用场景:问题分析与解决、创新思维
7.七字诀
1)教练工具:形成高效能的七个习惯
2)应用场景:个人效能管理、时间管理
8.八字诀
1)教练工具:教练激励八技巧(①丰富工作内容②功劳留给下属③树立榜样④赏罚分明⑤因势利导⑥工作嵌入⑦赢得人心⑧一视同仁)
2)应用场景:成就动机激励与行为促动
三、场景化演练
案例1、案例分析:《教练者的自白》
1)交流团队教练与辅导的学习心得;
2)复盘经典案例与实操经验;
3)极难问题分析与体会。
案例2、案例分析:《她为什么不“生”》
讨论:1)教练状态是持续一贯的,还是立竿见影的?
2)教练的方向与内容,谁来决定、谁来实施?
3)更注重教练结果,还是教练过程?
案例3、案例分析:《他为什么会升》
讨论:1)哪位团队教练的沟通方式更恰当?
2)哪种教练方式起到了激励赋能的作用?
3)教练技术在团队辅导中有哪些作用?
案例4、案例分析:《她为什么要“升”》
讨论:1)被教练者有哪些符合教练素养?
2)被教练者亟需改进的问题有哪些?
3)应优先提升被教练者的哪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