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度银保监会监管重点
1、银保监会监管重点:
(1)基本方针: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
(2)“三个有利于”原则:
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3)维护金融稳定视角:用公司治理约束资本的无序扩张
案例分析:(浦发成都分行案)
(4)维护社会稳定视角:消费者权益保护、个人信息保护、声誉风险
案例分析:(池子手撕中信银行案)
(5)联合监督视角:巡视巡查及董监高问责机制
案例分析:(某省联社7000万舞弊案)
2、人民银行监管重点
(1)《反洗钱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从规则为本到风险为本
(2)《一号令》:客户尽职调查
案例分析:(如何应对柜面反洗钱投诉—客户的精准画像)
3、从监管罚单看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点及监管导向
(1)银保监会2021年度监管罚单解读
(2)人民银行2021年度监管罚单解读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控数字化的切入点
1、商业银行面对的五大困局
(1)行业增速放缓,传统银行业务利润创造举步维艰
(2)不良余额及不良率的攀升,侵蚀了银行业价值创造
(3)利率市场化、行业经营模式的同质化,银行业竞争加剧
(4)强监管持续推进,行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
(5)银行数字化转型浪潮的出现,挑战传统银行业务模式
2、监管制度层面的切入点
(1)《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银保监办发〔2022〕2号)
案例:正确理解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五项基本原则
(2)《监管数据安全管理办法》(银保监发〔2020〕43号)
案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法》的实战运用
3、商业银行操作层面的切入点
(1)数据的安全性
案例:反洗钱数据报送的保密风险
(2)财业数据报送
案例:如何保持财业数据的一致性
(3)风险数据报送
案例:某二级银保监局现场检查方法介绍
(4)审计数据报送
案例:某单位上报内部舞弊被上追两级
4、一线人员解决问题层面的切入点
(1)与监管保持良性互动
(2)基于逻辑思维正确的发现问题
(3)风控数字化的六种思维
5、数字化风险防控的切入点(技术层面)
(1)看宏观(银行数字化转型政策解读)
(2)看行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现状分析)
(3)看竞争(分析竞争对手数字化转型整体概况、数字化战略、主要策略、转型路径、重要举措等)
(4)看客户(分析客户定位、客户画像、购买行为等)
(5)看自己(银行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银行自身内部资源分析、内部能力分析、主要问题等)
(6)数字化分析结论(使用SWOT模型进一步总结五看分析结论)
(7)战略机会点分析(通过SPAN图明确战略机会点和优先级)
三、后疫情时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
基本逻辑、常规方法、实践经验、风控方向
1、内在要求--早识别、早预警、早报告、早处置
(1)银行是经营风险的!做授信就须:识别风险+防控风险
--核心关注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
(2)针对企业隐性风险的“五个做”原则
想了做、看了做、问了做
(3)审查、审批时的五个“慎做”
(4)识别企业授信风险的工具
如何善用“消息树”、巧用“利器”,破解风险识别难题
巧用消息树--大数据 预警通
(5)风险管控和化解的时效性
贷款不是一天就变坏的——早发现、早行动、早化解
2、风险点:多元化企业和资本的快速扩张
案例:干掉我们的,就是我们的欲望和多元
3、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1)看企业当下——财报
(2)看企业未来——评估
(3)评估方法:比较审批(SWOT分析模型)
4、向浑水公司学习背调
(1)常识分析法
(2)逻辑分析法
(3)行为分析法
(4)多渠道信息交叉验证
2、后疫情时代风险管理新理念
(1)压实责任--主审查、审批人制
(2)促发展,守好门(基本要求)
(3)风险管理的四种关系
①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
②审查、审批质量与效率
③统一性与差异性
④独立性与开放性
3、风险管理专业能力再提升
(1)精准洞察风险点
(2)有担当——敢于决策、敢于说 YES /NO
(2)有操守——严守三原则:审批原则、参会原则、调研原则
(3)躬身入局:穿透式核查、寻求规避方法
(4)做一个创造价值的专家,做一个受欢迎的权威
4、现场访谈调查技巧
(1)现场访谈
(2)实际控制人访谈,要了解的内容
(3)财务访谈
(4)供应商访谈
四、数字化的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大联合监督
1、合规从我做起,合规从领导做起
2、顶层设计:源头解决风险管理机制
3、用制度管人:科学管理控制流程风险
4、《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为准则
5、“从业十禁”行业规范约束
6、第二道防线: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7、第三道防线:强化内部审计的作用
8、联合监督:规范管理强调流程控制
9、信息披露:建立风险报告制度
10、案例教育:正确认知成年人的不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