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度银保监会监管重点
1、银保监会监管重点:
(1)基本方针: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
(2)“三个有利于”原则:
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3)维护金融稳定视角:用公司治理约束资本的无序扩张
案例分析:(浦发成都分行案)
(4)维护社会稳定视角:消费者权益保护、个人信息保护、声誉风险
案例分析:(池子手撕中信银行案)
(5)联合监督视角:巡视巡查及董监高问责机制
案例分析:(某省联社7000万舞弊案)
2、商业银行反欺诈典型案例
(1)ETC卡通行非正常状态短信验证案
(2)网络购物售后退货诈骗案
(3)“XX惠普”APP贷款案
(4)兼职刷单诈骗案
(5)央行数字货币(DCEP)测试诈骗案
(6)以元宇宙为名义的诈骗案
(7)某银行工作人员内外勾结套取跨行手续费案
案例分析:(上海疫情期间反洗钱系统发现的诈骗案—客户的精准画像)
3、从监管罚单看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点及监管导向
(1)银保监会2021年度监管罚单解读
(2)人民银行2021年度监管罚单解读
二、后疫情时代商业银行欺诈风险防范
基本逻辑、常规方法、实践经验、风控方向
1、内在要求--早识别、早预警、早报告、早处置
(1)银行是经营风险的!做授信就须:识别风险+防控风险
--核心关注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
(2)针对企业隐性风险的“五个做”原则
想了做、看了做、问了做
(3)审查、审批时的五个“慎做”
(4)识别企业授信风险的工具
如何善用“消息树”、巧用“利器”,破解风险识别难题
巧用消息树--大数据 预警通
(5)风险管控和化解的时效性
贷款不是一天就变坏的——早发现、早行动、早化解
2、反欺诈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看企业当下——财报
(2)看企业未来——评估
(3)评估方法:比较审批(SWOT分析模型)
3、向浑水公司学习背调
(1)常识分析法
(2)逻辑分析法
(3)行为分析法
(4)多渠道信息交叉验证
4、后疫情时代反欺诈风险管理新理念
(1)压实责任--主审查、审批人制
(2)促发展,守好门(基本要求)
(3)商业银行反欺诈风险管理的四种关系
①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
②审查、审批质量与效率
③统一性与差异性
④独立性与开放性
5、反欺诈风险管理专业能力再提升
(1)精准洞察风险点
(2)有担当——敢于决策、敢于说 YES /NO
(2)有操守——严守三原则:审批原则、参会原则、调研原则
(3)躬身入局:穿透式核查、寻求规避方法
(4)做一个创造价值的专家,做一个受欢迎的权威
6、反欺诈访谈调查技巧
(1)现场访谈
(2)实际控制人访谈,要了解的内容
(3)财务访谈
(4)供应商访谈
三、商业银行反欺诈风险的大联合监督机制
1、合规从我做起,合规从领导做起
2、顶层设计:源头解决风险管理机制
3、用制度管人:科学管理控制流程风险
4、《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为准则
5、“从业十禁”行业规范约束
6、第二道防线: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7、第三道防线:强化内部审计的作用
8、联合监督:规范管理强调流程控制
9、信息披露:建立风险报告制度
10、案例教育:正确认知成年人的不可教育
四、商业银行应对投诉功守道
1、 客服管理的两大工作:内外两道防线的建立
(1)底线:客服可以外包,服务不能外包
(2)要求:领导躬身入局
(3)预案:防止堡垒在内部崩溃
(4)目标:提供超出客户预期的服务
2、如何控制我们的情绪
(1)关于负面情绪的两大源头
(2)情绪管理的12条前提假设
(3)正确理解职场是没有情绪的道场
3、应对客户投诉的沟通机制
(1)你听到的和你看到的,都不一定是真实的
(2)不在立场上纠结,用双赢思维保证安全边界和安全感
(3)对事不对人,用同理心融化心理防线
(4)设置波动区间,用利益链让对方自觉自发
案例分析:某商业银行一张罚单包含的七项原罪
4、处理客户投诉的四大禁忌
(1)倾听陈述,做好记录,但不要打断客户
(2)永远不要为客观存在找借口
(3)同情但不失原则,保持诚意但不轻易道歉
(4)对客户的承诺必须兑现--低估值、低定位、高流失率、高心理焦虑
5、金融从业人员的自我保护
(1)管住自己的嘴、控制自己的情绪
(2)管好身边的人
(3)规则武器化
案例:关于信访反向调查